到底是保房價?還是保匯率?

給歷史卸妝的畫者:廣州市公用事業技師學院教師

5月27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到6.3882,去年5月29日人民幣匯率是7.1775,一年時間升了近10%,人民幣升得有些快。不久前,央媽一會兒吹風說,放棄匯率目標,好像是保房價。接着央媽又出來澄清說,不會改變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就很令人迷惑了。昨天,央媽又發聲,不要賭人民幣升值,久賭必輸。這到底是什麼意思?背後又有哪些深層意思?

大家對匯率那樣關注,其實是在操房價的心,畢竟大多數老百姓的財富都積壓在房子上,這和美國人的財富大多數壓在股票上是一樣。美國人寧可臭名昭著,搞無限寬鬆大放水,也要保住股市不崩盤。同樣,我們無論如何也要保住樓市泡沫不滅。 保樓市,但並不意味房價會升,相反會陰跌,軟着陸,都是為了樓市健康發展。

保了樓市,那是不是意味就保不了匯率了?非焉。

1.人民幣升值是短期被動升值。美國大放水后 美元大幅貶值,人民幣購買力提高,人民幣是被動升值。而不是主動升值,主動升值就是加息。

2.人民幣不再像上次一樣為美元兜底,為了盯住美元匯率,也跟着大放水。這次通過升值,順便解決了面臨的難題,一箭雙鵰。即可以抵消輸入性通脹,也為人民幣國際化營造信譽保障。

3.控制好疫情,為出口增長做了保障,出口的增長,又為大幅升值解除後顧之憂。

我們率先控制好疫情,並恢復生產。人民幣這就有了升值的潛力,美國一放水,我們就順勢升了。因為其他經濟體深陷疫情泥潭,我們幾乎成了唯一採購地,賣方效應下,有了商品定價權。並收穫很好的成果。出口並沒有收到多大影響。2021年1~4月份,出口總值同比增加28.5%,貿易順差,同比增長149.7%。

4.人民幣升值為應對未來的美國金融風暴,留足貶值空間,實現了雙向波動。

出口的增長又為匯率穩定,奠定了基礎,也為未來美國的加息,人民幣貶值留足了匯率空間。不然美元貶值,我們挨一刀,美元升值又挨一刀。可見人民幣升值情況下,能保住出口這個進水管有多重要。

另外,在人民幣升值中,也做出相應反擊,打擊了大宗商品的炒作,減輕輸入性通脹壓力。

1.人民幣升值,提高了原材料購買力,抵消國際大宗原材料漲價,既沒有丟了美國市場,也反向把通脹的球踢回美國,逼迫他停止放水,被動加息。根據費雪效應,當一國的通脹率從5%漲到10%時,利率會增加5%來抵消通脹。美國當前的核心通脹率已經超過4.2%,這還不考慮能源和糧食價格。但目前美國經濟復蘇並不理想,最新失業率低於預期。所以美國政府壓力很大,處於兩難境地。5月27日,美前財政部長,資深經濟學家薩默斯警告,應該立即限制貨幣寬鬆政策,不然會有惡性通脹。他特別指出美國目前物價上漲幅度遠超預期,這對低收入家庭造成嚴重的經濟打擊。

2.人民幣快速升值衝破6.4,托刀狙擊了炒大宗商品期貨的國際金融大鱷。並且給撂下一句話,別賭人民幣升值,久賭必輸。當金融大鱷豪賭人民幣升值應該不會超過6.4,那樣大宗商品價格還會暴漲,大量做多大宗商品價格。結果在央媽的吹風下,人民幣繼續升值,直到昨天破了6.4。大宗商品價格也是一路暴跌。5月13到24日,煤,鐵礦,螺紋鋼,熱軋卷板都跌了20%多,這令許多資本爆倉血虧。

我們這次沒有加息。 有幾個國家選擇了主動加息,吸引外資進入,來推高本幣升值,對抗美國大放水導致的輸入性通脹,比如土耳其,巴西,俄羅斯。結果債市,股市,匯市,樓市全部崩盤。

同樣的本幣升值為什麼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

這裡必須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無論主動升值還是被動升值,必須以本國的經濟健康為前提。我們是在經濟復蘇后,任由人民幣被動升值,反收割。而那幾個國家沒有升值潛力,只能主動升值,加息后,對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還的債更多了,企業還不上債,債市崩。企業破產,股票崩,經濟崩,匯率崩,樓市也跟着崩。

總之,在出口不受大的影響下,通過人民幣升值,為樓市股市提供充沛的資金環境。既是保樓市,也是保匯率。

匯市和樓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二選一那樣的好事。匯市,股市,債市,樓市都是經濟這棵大樹的根部,傷了誰都不行。

不過我們也應該為應對未來美國加息,再做些準備工作。

1.適當的給樓市泄洪。樓市的壓制力度可以再大些,打擊炒作力度可以更深入些。比如,打擊中介公司對樓市信息的壟斷,限制實體經濟參與房產投資,剷除房產買賣證券化。

2.嚴格控制北上資金的流入量,適當時候推出離境稅。

3.人民幣國際化要抓住難得的機遇,推進跨境電商結算系統的應用,加大人民幣結算範圍。

4.人民幣升值應該減速了,子彈要省點用,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強大的對手,他的印鈔機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減速。

5.新一波疫情來臨之前,加快疫苗注射速度,優勢應該保持並加強。

居安思危。■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