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的酋長國,究竟是什麼國?

那日蘇

現在,阿富汗局勢基本塵埃落定,塔利班成為了執掌阿富汗的新政權。阿富汗是與我國山水相連的鄰國,因此阿富汗能否實現長久和平,塔利班能否建立穩固的統治,都與我們利益攸關。

2021年8月19日,阿富汗塔利班在喀布爾以「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的名義發表了聲明,1996年,阿塔第一次控制喀布爾的時候,就宣佈建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該政權於2001年結束。

二十年光陰,成敗逆轉,塔利班以摧枯拉朽之勢卷甲重來

除了阿富汗以外,世界上還有兩個酋長國,以及一個以酋長國為名的聯邦制國家。那麼,到底什麼是酋長國呢?

從千夫長到皇公

說到酋長國,不能不提的一個概念就是埃米爾。酋長國,阿拉伯文寫出來是إمارة ,將之拉丁化就是Emirate。其詞根來源,就是埃米爾(Emir)。也就是說,酋長國就是以酋長(埃米爾)為國家元首的國家。

阿爾及利亞民族英雄阿卜杜·卡迪爾

「埃米爾」這個稱號,對於玩過一些歐亞歷史類遊戲的人來說肯定不會陌生,在許多遊戲和影視中,阿拉伯世界的埃米爾都表現得與歐洲的「公爵」十分類似。實際上,二者有本質的區別。

歐洲的公爵是世襲的貴族稱號,其地位和權力都低於國皇。而阿拉伯世界裡,埃米爾可以是最高領袖哈里發下面的總督,但是當伊斯蘭世界沒有一個大家都認可的哈里發時,埃米爾也可以是一國之君。

伊斯蘭世界有自己的傳統和習慣 不能拿歐洲的封建制度硬套

1839年,阿富汗杜蘭尼酋長國的法庭

在古阿拉伯語里,埃米爾這個詞是「命令」的意思。最初的時候,阿拉伯半島上的早期軍事組織中,指揮官就被叫做埃米爾。

這種稱呼可能在古代中東地區十分普遍,除了伊斯蘭教經典之外,在中東的《聖經》中,也多次過出現人們把指揮官叫做埃米爾的記錄。

這個稱謂不一定是阿拉伯人原創,但卻是被阿拉伯人使用後才廣泛傳播的。

在埃米爾指揮下衝鋒的武者

據稱,7世紀伊斯蘭教形成的時候,那些去麥加朝聖的信徒,就稱呼他們的領袖為埃米爾。阿布·伯克爾和穆罕默德本人分別在公元630年和631年,先後擔任了朝聖隊伍的埃米爾。也有種說法認為,先知穆罕默德的稱號當中,就有埃米爾一詞。

古時候不太平,穆斯林會武裝朝聖,途中就需要有一個懂軍事的人來充任埃米爾。

當代去往麥加朝聖的領隊者

後來,埃米爾這個稱號的含義,在不同的地域發生了分化。在某些以穆斯林為主的軍隊中,比如莫臥兒帝國,它仍然是軍官的稱呼。莫臥兒帝國的一個埃米爾,麾下有1000名騎兵;在波斯帝國扎卡爾皇朝中,埃米爾也有類似於「千夫長」的權利。

莫臥兒人對印度的武力統治,依靠的就是許多埃米爾統領的騎兵

慢慢地,埃米爾有了軍事以外的意思。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皇朝時期,冊封了許多軍事官員到地方上進行管理。埃米爾又開始有了行政上的含義,這一時期的埃米爾,會被翻譯成「省長」之類的官職。

這一時期的埃米爾雖然名義上是哈里發冊封的地方官員,但權力卻遠遠大於現代意義上的省長。埃米爾在地方擁有行政和財政的絕對權力,而且許多埃米爾本身就是軍事統帥,擁有一定意義上的軍權。因此埃米爾對於其轄區而言,就如同國皇一般。

倭馬亞皇朝就是「白衣大食」,與同時期的大唐一樣,是一個強盛的帝國。

倭馬亞大寺,伊斯蘭教第四聖地

從這個角度來講,倭馬亞皇朝時期的埃米爾與其說是省長,更像是中國周代「封邦建國」制度下的諸侯皇,而哈里發就是周天子。

大多數時候,埃米爾被用作較小國家的領導人、總督或統治者的頭銜。阿拉伯帝國時期,在大哈里發之下,出現了許多地方的小埃米爾國,也就是現代意義上的酋長國。

倭馬亞人或許怎麼也想不到,酋長國這種政權形式會存續到今天。

伊斯蘭擴張

阿拉伯帝國倭瑪亞皇朝之後,阿拔斯皇朝興起。阿巴斯皇朝在地方上冊封的埃米爾,跟前朝相比權力削弱不少。哈里發會在埃米爾手下,設置一個獨立的財務官,這樣財權就不歸埃米爾管了。

阿拔斯皇朝的埃米爾國,多設在帝國的邊緣地帶。高加索地區就有亞美尼亞埃米爾國、第比利斯埃米爾國,北非有西吉爾馬薩埃米爾國等。

地圖佔位:高加索地區的埃米爾國。

這些埃米爾國有的時候,只是象徵性、名義上效忠哈里發。甚至有些埃米爾,都不是哈里發冊封的。他們先自發用武力佔領了一個省份,然後向哈里發申請冊封,要求哈里發承認他們在地方的埃米爾地位。

說什麼皇權富貴,哈里發、埃米爾,到最後還不是人涼了,錢沒花完。

倭馬亞皇朝的貨幣「第納爾」

當時,倭馬亞皇朝的「前朝餘孽」在歐洲建立的後倭馬亞皇朝,其國家元首也自稱埃米爾。後來,後倭馬亞皇朝逐漸強盛,在位的阿卜杜·拉赫曼三世就將自己的埃米爾稱號改為了哈里發。

拉赫曼三世領有「埃米爾·穆米寧」的頭銜,而塔利班前領導人奧馬爾也擁有過同款名號。

因此,所謂的埃米爾,並不總是忠誠於哈里發的,甚至有可能與當時的哈里發水火不容。在中東歷史上,有過多個哈里發分庭抗禮的時代,也有過沒有公認的哈里發存在的時代。然而,這些都不影響埃米爾一直在自己的地盤上做土皇帝。

除了埃米爾和哈里發鬥之外,教派不同的國家間也鬥得很激烈。

什葉派的伊朗,諷刺遜尼派的沙特

與後倭馬亞皇朝同樣升級過自己稱號的,還有奧斯曼土耳其。公元1299年,土耳其人宣佈獨立建國,自稱埃米爾,後來又改稱為「蘇丹」。蘇丹這個稱號也經歷過十分複雜的演化,原意為「力量、權威」,後來慢慢演變為君主。

凱末爾廢除許久的蘇丹,近年好似又露苗頭了,就是那個叫埃什麼的人,你懂的。

從權力範圍上看,蘇丹和埃米爾類似,都是一國之主。但是從頭銜等級上說,兩者之間還是有些許不同。如果一個君主自稱埃米爾,那他就一定是在精神領袖哈里發之下的。而蘇丹就不必拘泥於這個規矩,奧斯曼土耳其制霸中東的時候,奧斯曼蘇丹同時也兼任伊斯蘭世界的哈里發。

因而,歷史上大多數時期中,埃米爾頂天只能是皇、酋長、指揮官、小領主,而蘇丹則可以是君主、皇帝。

奧斯曼蘇丹兼任哈里發的目的在於,通過宗教領袖的頭銜來賦予自身神性。

阿亞索菲亞清真寺內的奧馬爾哈里發名號

你就是我的埃米爾嗎?

到了現代,埃米爾一詞衍生出很多的用法。

什葉派穆斯林對埃米爾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他們將伊斯蘭教歷史上第四任哈里發阿里·伊本·艾比·塔利卜,稱為「信徒的指揮官」,而這裡的指揮官用的正是埃米爾一詞。

這個阿里對阿拉伯歷史影響深遠,伊斯蘭教眾因他而分為遜尼派和什葉派。

哪怕時至今日,如果一隊朝聖者去往麥加朝聖,清真寺方面在接待的時候,也許還會問一句,你們誰是隊裡的「埃米爾」。這裡的埃米爾所指代的,還是7世紀時朝聖者的領袖這一意思。

如今,沙特皇室的所有成員都有埃米爾的頭銜,這個埃米爾,在實際意義上更加近似於皇子。

以往的埃米爾多是靠較高武力值支撐,現在的皇室成員主要靠投胎。

古代埃米爾的後代,有的繼承了祖先這一稱呼,將「埃米爾」一詞放在自己的名字中,卻並沒有與之相對應的實際權力。久而久之,埃米爾也就變成了中東地區一個並不冷僻的姓。以埃米爾為姓的人,在埃及、土耳其等地都有不少。

當然,埃米爾在近現代同樣可以指代一國元首。比如,近代中亞的布哈拉酋長國距離我們不過百來年,第一次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更近,也就二十年前的事兒。

或許可以把埃米爾這個姓氏,理解成源自官職的司馬氏、司徒氏。

1911年,布哈拉酋長國末代埃米爾

在現代獨立主權國家當中,卡塔爾和科威特的國家元首,其稱號都為埃米爾。卡塔爾埃米爾為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最高司令,由阿勒薩尼家族世襲。現任埃米爾為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

阿勒薩尼家族於18世紀初來到卡塔爾,歷經三百餘年,終於登上權力巔峰。

卡塔爾獨立日,印有埃米爾頭像的國旗

科威特埃米爾為國家元首,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現任埃米爾為納瓦夫·艾哈邁德·賈比爾·薩巴赫,曾任代理首相一職,絕對的實權人物。

這是除了阿富汗以外,目前全世界僅存的兩個酋長國。

如今,尼日利亞的卡諾州仍有埃米爾,這個埃米爾的含義,比較像前面說的省長。

端坐於寶座上的卡諾埃米爾

1971年獨立並組建的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由7個酋長國組成。它們分別是:阿布扎比酋長國、阿治曼酋長國、迪拜酋長國、富查伊拉酋長國、哈伊馬角酋長國(1972年2月加入聯邦)、沙迦酋長國和烏姆蓋萬酋長國。

雖說阿聯酋也是七兄弟組成,和葫蘆娃差不多(bushi,但其實阿布扎比是具有絕對實力的,其他兄弟還是各據一地聽指揮。

值得一提的是,在阿聯酋的國名和國歌當中,都有以埃米爾作詞根的酋長國(Emirates)一詞,但是下面7個酋長國領導人的稱號,卻都不是埃米爾(Emir),而是謝赫(Sheikh)。這是因為阿聯酋行政區劃中的酋長國,有的只能算是mashyakah(也被翻譯為酋長國),是最小的阿拉伯獨立行政單位,只相當於一個區縣甚至鄉鎮,沒有獨立主權。

1971年,阿聯酋成立時第一次升旗

之所以將埃米爾與謝赫為領袖的國家都翻譯做酋長國,是因為在級別上,埃米爾和謝赫相同。都是哈里發之下,國家部落的首領。不同的是,埃米爾擁有廣大的領土和人口,而謝赫一般只擁有一兩個小城邦。

阿聯酋之所以建立聯邦制國家,其中就有權力分散、部落太多的原因。在阿富汗,這也是新政權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受到伊斯蘭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謝赫和埃米爾一樣,也成為了人名,比如孟加拉國現任總理:謝赫·哈西娜。

孟加拉國總理:謝赫·哈西娜

阿富汗地處亞洲心臟地帶,是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普什圖、塔吉克、扎哈拉、俾路支、烏茲別克、帕米爾等不同膚色不同人種不同語言的各民族在這裡世代居住,他們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和不同的訴求。

歷史證明,只用教法和武力是難以收服人心的,改革和發展才是硬道理,畢竟各族人民的共同訴求是-過上好日子。

所以,塔利班想要整合這片土地上的所有民族,建立起穩定的秩序,就只能運用伊斯蘭教這個最大公約數武器。塔利班兩次計劃建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應該也是基於這種考量。

管你什麼族,進了教門就是朵斯提,在安拉的穹頂下,矛盾也可以緩和。■

參考文獻: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Emirate#Etymology

2.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emir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Emir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