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打的就不是速戰速決,戰術靈感來自中國!

十月蛐蛐

俄烏戰爭開始進入邊打邊談的模式,但打的也不利索,談起來更是拖拖拉拉,時不時人還失聯了…… 

這倒符合美國的心思,他們一心想把俄羅斯拖進戰爭泥潭,就像當年把蘇聯耗死在阿富汗,這工作烏克蘭完成的不錯,幹啥都是為了拖時間,第一輪談判甚至提出「俄軍必須退出烏克蘭全境,包括從克里米亞和烏東的兩個州全撤出去……」 

這就不是來談判而是來搞事的,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烏克蘭打到莫斯科郊外了! 

但實際上俄羅斯也沒那麼急,2日早上烏克蘭總統說想和普京直接談,普京反而拒絕了,表示時機尚早,不急。 

俄烏戰爭24日爆發,俄軍上中下三路全軍突擊,網上一片驚呼,大帝V5,閃電戰一擊得手! 

最近兩天節奏慢下來了,網上又是一片唱衰,普京掉坑裡了,要完!

輿論反轉再反轉,除了戰爭雙方帶節奏之外,還因為戰爭是個技術活,普通人平時又不關注這些,自然理解不到位,人云亦云。  

一、閃電戰就不是這麼打的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俄軍如果能打出閃電戰,肯定早幹了。 

但烏克蘭並不是菜雞,剛獨立時,軍力是世界前五水平,核武器、戰略轟炸機、遠程導彈這些大殺器,數量僅次於美俄,之後經西方多次閹割、實力大減。 

不過烏克蘭畢竟是從蘇聯脫胎出來的,氣質上拿捏的還可以,現有軍隊約20萬人,數量不算少,法國軍隊也就21萬人,德國18萬人。 

烏克蘭的最大問題是獨立後一直在折騰,沒好好搞過建設,人均GDP只有3700美元,是歐洲最窮的國家,自然也沒錢給軍隊升級裝備,陸軍的坦克、火炮,空軍的戰鬥機數量,都只有俄軍的10-20%,海軍更是只有2艘軍艦。 

這種差距要硬扛,肯定沒法打,但好在烏克蘭面積不小,有60萬平方公里,和我國四川+重慶差不多,比法國還大點,人口4150萬,只比歐洲大國的德、法、英、意少一些。 

這就是戰爭潛力,硬扛沒戲,但別人想一口吃掉也不容易。 

而且烏軍還有個巨大優勢常被忽視,那就是對俄軍非常非常熟悉,熟悉到基層官兵互換到對面,工作起來毫無不適。

道理也不複雜,他們兩國軍隊本來就是一家,都是蘇軍嘛,軍事理論,作戰方法就是同一個套路,俄軍那邊一個衝鋒、一個戰術迂迴,烏軍這邊馬上就心領神會了……這仗確實也不好打。 

這種情況,我國當年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也碰到過,中越兩軍也是過於熟悉,即使我軍優勢很大,早期作戰時一度也很棘手。 

另外,大伙經常會被「閃電戰」的名字誤導,覺得碾壓嘛,就應該快如閃電,其實遠不是那麼回事,我舉個例子,大家感受下:第二次海灣戰爭,美軍從巴士拉一路突進到巴格達,500公里用了19天,每天26公里。

當時的戰況已經可以直播,CCTV連續多天跟蹤報導,請的嘉賓是張召忠,這是局長的第一次出鏡,不過直接掉坑里了,局長覺得美軍太冒進,這麼孤軍深入就是自尋死路……沒想到美軍真的直搗黃龍,活捉了薩達姆。

當時一堆專家直呼看不懂,直到信息披露後才明白:當時的伊拉克被制裁數年,物資極度匱乏,好不容易拼湊出幾支部隊,大多還被美國策反了,出工不出力。 

大伙看出來了吧,在敵軍無力抵抗的情況下,美軍每天推進26公里,速度已經不算慢了!而烏克蘭首都基輔離邊境差不多有100公里,俄軍在2-3天推進到城下,這速度算是快的。

可見,並不是俄軍能力不行,而是閃電戰並非想像的那麼簡單,一舉擊潰烏克蘭更是不切實際的作戰目標。

普京前半生的工作是克格勃,雖然不是作戰部隊,但畢竟是軍事組織,相關訓練肯定不缺,事實也證明普京的軍事才能相當闊以:出道即巔峰,剛當上總理,就親自指揮平定了車臣叛亂,之後在2008年又挫敗了格魯吉亞的軍事挑釁。

而前文聊的那些內容,都是些軍事常識,普京不可能不懂,這仗安排成「三線開局、全面開花、慢慢推進」自然有其深意,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二、俄羅斯的3個目標

蘇聯解體後,北約一直在東擴、擠壓俄羅斯生存空間,博弈的雙方是北約和俄羅斯,即便戰火發生在烏克蘭,掰腕子的雙方也沒換。 

所以,普京提了3個停火條件,表面說的是烏克蘭,但喊話卻是衝著北約去的:

1、烏克蘭永久保持中立

2、烏克蘭去軍事化、去納粹化

3、西方承認克里米亞主權屬於俄羅斯 

烏克蘭保持中立,意思就是不能加入北約,否則沿著邊境線部署軍力,俄羅斯就沒辦法防禦了,這情況和當年的朝鮮戰爭一樣,我國的態度是半島上鬧歸鬧,但不能過38線,必須保留一定的軍事緩衝區。 

俄羅斯的想法也差不多,我在以前文章《超過一半美軍環伺中國》,詳細說過俄羅斯對北約的三次反擊,這次烏克蘭戰爭,其實是俄羅斯第4次反擊,他們看到美國想把戰略重心轉移到東亞,瞅准機會、奮力一搏。 

烏克蘭的軍事化,也是北約一手搞起來的,軍事裝備非常燒錢,烏克蘭人均GDP 3700美元,和菲律賓差不多,哪有錢搞軍備,2014年後,北約不僅支持烏克蘭擴軍,還修建了大量軍事設施,破壞這些設施,就成了俄軍的重要工作之一,到3月5日,俄軍摧毀了約2100處設施。 

不過戰爭要停火,還是得看北約的意思,否則俄軍一撤,北約又跑回來搞軍援建設,那仗就白打了。 

最後一條是要讓西方正式承認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這事挺尷尬,2014年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後,西方進行了大量制裁,但之後就不了了之,等於是默認了。 

現在俄羅斯重提舊事,意思是說這事不能默認,借著戰爭一次把話說清楚。這就有點強人所難,要是北約隨便答應,今後還怎麼在江湖上混? 

而且戰爭爆發至今,都是烏克蘭人頂著,北約國家沒死一個人,猶如隔岸觀火,怎麼會答應這種「無理要求」! 

事情難就難在這裡,板子不打在身上就不會疼,既然不疼,那誰甘心讓步,向對手妥協? 

這就是俄軍快速突進後,為啥又慢下來的原因,烏克蘭死再多人,背後的北約大佬一點都不疼,即使全殲烏軍的20萬人,也不會有太大效果,而且民族悲情一旦被激發起來,烏克蘭很容易招到40萬、80萬士兵,難道全殺光嗎? 

所以問題的關鍵,是怎麼把板子打到北約國家身上? 

只有他們疼了,大家才有機會坐下來談。  

三、俄羅斯的2塊板子 

美國是北約的帶頭大哥,如果板子能打在美國身上,效果肯定最好,但自從出兵阿富汗以後,美帝變得十分小心,打敘利亞、利比亞時,一直是推著盟友往前衝,自己躲後邊。 

但歐洲這次也學聰明瞭,也沒出兵呀,普京總不能揮師西進吧! 

辦法還是有的,俄羅斯手中的板子有兩個:一個是能源、一個是難民。 

歐洲最怕的是天然氣漲價,去年歐洲的天然氣就暴漲了800%,現在俄烏爆發戰爭,天然氣再度暴漲,最新的報價已經超過3.5歐元/立方,約人民幣24元/立方,這還是批發價,等到了老百姓家裡,價格怕是要到26-30元/立方。 

下圖是俄羅斯向歐洲輸氣的管道之一,佔到輸歐天然氣的15%,去年12月,北溪2號線審核到了關鍵時刻,俄羅斯就減少了這條線的輸送量,戰爭爆發後更是停止了供氣,供應缺口越來越大,歐洲天然氣價格進一步暴漲。 

第一個跳起來的是德國,他們不僅不讓燒煤發電,近幾年連核電也禁了,打算今後全用天然氣,現在天然氣暴漲,一下就受不了,德國是歐盟的大佬,直接就決定了歐盟的態度。 

不僅天然氣暴漲,石油也暴漲到115美元/桶,這下連美國也感受疼了,美國是坐在汽車輪子上的國家,油價大漲會直接拉高物價,他們1月的CPI已經是40年來的最高,這下也坐不住了。 

戰爭爆發前,美國一直把金融制裁當最大武器,威脅俄羅斯膽敢「入侵」,將受到毀滅性打擊!不過真到了這一天,金融制裁的畫風變得十分搞笑,美國和歐洲紛紛表示制裁不針對能源市場…… 

這就尷尬了,俄羅斯就是個加油站,能源行業佔GDP超過30%,能源出口佔比超過50%,如果制裁不針對能源行業,那還制裁個毛線! 

俄羅斯第二個板子是難民,這板子雖然打不到美國,但歐洲非常頭疼。 

自從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被打爛,阿拉伯難民來了一波又一波,歐洲各國尤其是西歐的富國,成了難民們的最愛,但隨著難民數量越來越多,社會的負擔越來越大,疫情鬧了兩年,歐美都在靠印鈔過日子,難民的負擔,隨時可能變成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今烏克蘭戰火又起,他可是4150萬人口的中大型國家,戰火不停,會有多少難民產生? 

戰爭爆發10天來,已經產生了近140萬難民,隨著戰爭的深入,今後會有更多的難民去歐洲,聯合國難民署估計烏克蘭將會產生400萬難民。 

這還是比較樂觀的估計,如果戰事一直持續、久拖不決呢? 

久拖不決!靈魂就在這個「拖」字。 

文章一開始就說了,美國就是想把俄羅斯拖在烏克蘭,拖得越久,勝算越大,但烏克蘭並不是阿富汗,烏克蘭是大平原,交通便利,另外烏克蘭緊挨著俄羅斯,補給線並不長,到首都基輔也就是100來公里,如果安排得當,作戰成本並不會太高。 

大伙看出來了吧,俄軍其實也想拖! 

俄羅斯的兩個板子,能源和難民,都是拖得越久、效果越好,打在歐美身上會越疼…… 

從最近幾天的情況看,俄軍的戰術就是:圍而不打,也在拖!  

四、來自中國的神秘戰法 

打仗就是打錢,很多戰爭並不是人死光了,而是錢花完了,如何把自己的消耗降到最低,把自己的板子打到啪啪響,就成了勝負的關鍵。 

1979年中越曾打過一仗,原因是越南那會很膨脹,不僅試圖吞併柬埔寨和老撾,還不斷蠶食我國邊境,造成我邊民的傷亡,我國是可忍、孰不可忍,對越南的挑釁進行了大規模反擊,這就是「對越自衛反擊戰」。 

我國用兵一向非常謹慎,這次反擊戰也是懲罰性質,教訓一下,老實了就算了,所以只打了28天就結束,但估計很多同學不太清楚,這場仗並沒結束,之後甚至持續了10年。 

後期戰鬥變成了邊境拉鋸戰,規模不算大,我國這邊基本是師級單位作戰,每隔兩年就換個軍區上去,所以這十年也叫「十年輪戰」,大伙比較熟悉的「貓耳洞」戰術,就發生在這裡。 

現在回頭再看「十年輪戰」,會發現這是神來之筆,小成本慢慢打,仗不停、看看誰在經濟、政治上耗不起。 

當年上去1個師打仗,對中國來說幾乎沒影響,全國經濟發展、工作生活都很正常,但越南的感受就完全不同了,當時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大國,沒多久就從地區小老虎變成了病貓。 

俄烏戰爭至今已經12天,前後反差很大,當時很多人不理解,等著看普京的笑話,但隨著戰況的轉變、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明白過味了:俄軍很可能在打一場超限戰,靈感神似我軍的十年輪戰。 

這一點在基輔包圍戰上看得就很明顯,基輔地處大平原,工作生活很方便,但從軍事角度上看無險可守,幾乎毫無價值,但基輔畢竟是首都,政治意義重大,包圍了基輔,可以敲山震虎,牽制烏克蘭國內和北約的軍事力量。 

而且基輔離邊境只有100公里,補給方便,是個很好的「輪戰」目標,只要長期圍城,烏克蘭就會處於戰爭狀態,幹不了別的。 

另外一個可以輪戰的地方是烏東,俄羅斯族人在這裡佔到4成,是當地多民族中的主體民族,會長期支持俄軍的工作,而且烏東也是烏克蘭最富裕的地方,補給便利。 

烏克蘭目前經濟比較落後,工業大頭是油氣行業,主要就在烏東兩州。 

石油工業分布 

而在農業方面烏東優勢也很大,戰爭爆發後國際糧價大漲,很多人才注意到烏克蘭是農業大國,這方面我在文章《俄烏之爭助推糧價,中國糧食安全嗎》有詳細分析,這裡就不多說了,簡單上兩張圖,同學們感受下: 

小麥產區分布 
葵花籽產區分布

 簡單總結一下,如果烏克蘭全國工業平均分數是100的話,烏東的頓涅茨克是172,扎波羅熱州是184,而西烏的利沃夫,也就是北約準備作為軍援基地的那個州是47,切爾諾夫策州是24,如果把農業水平也算進去的話,這個差距會變得更大。 

大伙看出來了吧,烏東是烏克蘭經濟最好的地區,俄軍在這裡又受到民眾支持,就像我軍在解放戰爭一樣,老百姓自發送吃喝、送穿戴,被小車推著走向勝利,俄軍在烏東完全可以長期、低消耗作戰。 

也就是說:圍困基輔也好、烏東持久戰也好,消耗並不是太大,俄軍完全可以長期「輪戰」,三年五年耗下去,只要局部地區處於低烈度戰鬥,油價、天然氣就降不下來、難民也會源源不斷的流入歐洲…… 

這樣俄羅斯的兩個板子,才算打到北約的大佬們身上,他們真正疼了,才會坐下來談,戰爭才有早日結束的希望! 

尾聲

說了這麼多,大伙可別誤會,覺得我是給長期戰爭找理由,助長戰爭的危害,其實只有真正看清戰爭背後的利益關係,才能對症下藥,盡快讓戰爭結束。 

很多時候,看似殘忍的霹靂手段背後,反而是菩薩心腸,低烈度、長期輪戰對於俄羅斯、烏克蘭來說,傷亡和經濟損失都是最少的。 

換個角度來看,北約不斷拱火、不斷提供武器,甚至給平民發武器,真的能減少戰爭傷害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不知道是不是高油價和難民潮,開始產生效果了,烏克蘭今天主動表示「烏方不再謀求申請加入北約」。 

北約東擴是所有矛盾的核心,這消息如果是真的,確實會向和平邁出了大大的一步! 

不過雙方還在交火,假消息滿天飛,只能謹慎樂觀,希望這位烏克蘭執政黨的高官、談判團成員,發言是真的。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小國有小國生存之道,一旦做事不留餘地,命運就不屬於自己了,2014年在克里米亞已經吃過一次虧,這次咋還往石頭上碰? 

一個人被同一個石頭絆倒兩次,只能說明太蠢!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