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緊逼,劍拔弩張:中美之間,攤牌還是掀桌,只是時間問題?

熊貓貝貝小可愛

雖然輕言什麼「必有一戰」,顯得浮躁輕狂,但是現實之下,該有的警惕和意識還是不能缺少。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態度,永遠都不會過時,並且,在一些特殊的時期和階段,還是必不可缺少的生存基礎認知。

2022年8月,自從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中國台灣省的事件發生以後,隨著中國的一系列有節有理,效率力度兼備的反制手段的實施,中美關係,陷入了近幾十年最為緊張和微妙的階段,大國博弈的局勢氛圍,也變得空前的凝重和充滿了不確定性迷霧。

隨著佩婆竄台以後,後續的美國議員二次竄台,以及美國在科技領域一系列的法案簽署推進,中美關係愈發趨向於惡化,在很多領域和看不見的戰場,實際上戰鼓早已敲響,硝煙已然瀰漫。

僅一周時間內,美國就就直接或間接,連續出手了三次:

  • 8月9日,拜登簽署《芯片與科學法案》,總額涉及2800億美元,並有制定了明確的排華細則。
  • 8月12日,美國商務部發佈規定:對設計GAAFET(全柵場效應晶體管)結構集成電路所必需的ECAD軟件;金剛石和氧化鎵為代表的超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燃氣渦輪發動機使用的壓力增益燃燒(PGC)等四項技術實施新的出口管制。
  • 8月16日,拜登簽署《通貨膨脹消減法案》,其中明確提到——未來10年將投入3690億美元用於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計劃,其中包括對太陽能組件的製造支持和清潔能源稅收抵免措施。

……當然,這些動作肯定還僅僅是開始。

霸權主義,全球老大,還有世界警察的位置坐得太久,美國絕對不會反省自身,檢討錯誤,而是明裡暗裡,想要讓一系列反制打臉自己的中國,付出代價。

歷史和其他國家的遭遇早已證明:對美國這種國家有僥倖心理和任何幻想,就是往自己的脖子上套上繩子,然後把繩頭交給一個貪婪霸道的流氓,沒有什麼區別。

事實上,已經有足夠的信號和表現證明,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全球經濟地位即將交匯的頭部大國,國運之戰,生死較量,其實已經全面打響。

而且這樣的結論,沒有絲毫危言聳聽的意思,更沒有販賣焦慮的必要。

這篇文章,就將基於當下美國的一系列針對中國行動和表現,分析中美之間終極博弈的可能模式,研判中國和美國在掀桌和攤牌之間的可能選擇。

在美國挑起的這一次和中國在國運和未來走向層面的終極PK,開啓之後,至少在接下來幾年之內,就不可能停止的,直到徹底決出雌雄。

狹路相逢,勇者勝,智者存,看清對手意圖和手段,尤為重要。

1、形勢:中國國家崛起也好,國運之戰也罷,會以什麼樣的形式迎來最終落地?

國際博弈,特別是具備核力量五常大國之間的博弈和競爭,直接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極低,當然,不排除美國可能會啓動一定量級的代理人戰爭。

比如烏克蘭之於俄羅斯,再比如中國台灣省和中國大陸,這對於美國來說,是成本最低,回報最高,風險最小的最優策略,事實上,戰爭成本一旦失控,對於貪婪膽小,欺軟怕硬的資本主義國家而言,並不是值得選擇的糟糕生意。

和平衡大背景下的經濟全球社會,必須注意,不論是何種量級的戰爭,都是次選之次選,都是沒有選擇之後的選擇。

不管美國政府和掌控國家的資本集團如何鷹派,虧本風險很高的事情,注定不會是首選。

而金融戰,實際上對中國沒用,是的,大家沒看錯,美國如果想通過發動金融戰爭來實現對中國經濟的掠奪,完成對中國崛起的遏制,搞金融戰那套玩法,事實上基本上沒有任何效果。

所謂的金融戰,這是一個靜態的觀念,金融戰的主導者本質是經濟強者是科技強者,中國不是當年簽署《廣島協議》的日本,中國是獨立大國。

也就是說,只要中國相比美國,具有更強的經濟潛力、尤其是具有更強的科技潛力,那麼,中美之間的金融勢能,必定會此起彼消,因為,更多的國際資本肯定會不停地流進來。

簡單來說,只要中國不願意,或者不主動將自己的國運關聯的資本放到美國主導規則的市場和環境裡面,那麼美國金融戰那套東西,實際上並沒有多少威脅。

1997年索羅斯在香港金融市場因為中國國家隊的下場和出手,最終鎩羽而歸,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本土金融戰,誰來也不好使。

而什麼原油寶,以及倫鎳期貨作妖這樣的事件,實際上是國內資本出海試圖套利被捶打,怨不得別人,只能說自己學藝不精,水平不夠罷了。

家裡有大人做主,家裡有大樹照顧,在外吃點虧不要緊,打上門來怕是給這些華爾街猶太資本多幾個膽子,也怕他們不敢來,對了,索羅斯就是猶太資本的典型打手代表,其本人也是猶太人。

基於這樣的博弈框架和競爭背景,就注定了中美之間的關鍵競爭也好,終極PK也罷,注定是最終要在科技,技術,產業領域分出個高下來。

再直白一點,要麼對當前具有全球需求的產業鏈具有絕對壟斷和話語權,要麼率先引領新一輪能夠真正改變生產關係的工業革命。

所以,這場科技戰爭,技術革命競爭之戰,事關中美國運,戰火已經全面燃燒起來了。

只是這樣的戰場,沒有炮火硝煙,但其中凶險,絕對不亞於很多莽夫認為真刀真槍打仗才過癮那樣的現代戰場。

現代戰爭輸了,還能有翻身反擊的機會,而科技戰爭輸了,本質上就意味著在經濟,產業,工業,以及貿易體系之下,完全喪失了定價權和話語權,緊隨而來的,就是難以掙脫的「中等收入陷阱」,敗者將被勝者死死將國家和國民按在消費端和低附加值的加工端,難以掙脫。

面對這場超級科技戰,中國沒有退路,唯有主動面對,也沒法妥協,一旦妥協勢必淪為二流國家。

這一場超級科技戰,與40年前美蘇之間的星球大戰截然不同。

這一輪超級科技戰,更為貼近現實,比如半導體科技戰將開啓新一輪工業革命,比如新能源科技戰將開啓新一輪能源革命,當然,還有人工智能、生命科技、太空科技等等。

這一場超級科技戰的勝者,將成為全球率先走出本輪經濟蕭條的大國。

這一場超級科技戰的勝者,將事實成為全球未來經濟增長的核心發動機,從而重組全球經濟和產業的分工、乃至重塑全球政治秩序,並最終贏得全球(其他國家)的尊榮。

客觀現實,理性冷靜的結論就是:

這一仗,誰都不想輸,誰都輸不起。

之所以茲事體大,才能真正理解到華為在美國的遭遇。

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誰輸了這場超級科技戰,都將失去至少30年的國運。

2、面對輸不起的科技之戰,美國將會如何出招和佈局?

中國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既然美國已經目標明確,矛頭直指,那麼對於美國接下來會如何出招佈局,就非常值得研究了。

先說一個明確的觀點,那就是美國動用軍事霸權,直接通過戰爭實現目的,基本是不可能的一種方向。

不是沒有概率,狗急跳牆,兔子急了咬人,都是有可能的,但是概率太小。

關於台海局勢,很多被快意恩仇,魯莽粗暴情緒所裹挾的國人群體沒有看懂的一個關鍵本質就在於,台灣省是中國的領土,而和烏克蘭的性質完全不一樣,烏克蘭可是一個獨立主權的國家,這一點,沒有爭議。

哪有禦敵往自己國土上扔炸彈的說法?自己家的孩子不懂事,叛逆不規矩,關起門來敲打教育就是了,美國想打台灣牌,無論是道義,實力,力量,還是輿論一切的維度,都是站不住腳的,台灣代理人可沒有澤連斯基那種一條道走到黑的決心,香火情敢掐滅了,以後怕埋骨之地都要被國人挖出來鞭屍的。

所以,理性去看當下一切炒作什麼中美開打,擦槍走火,都是轉移真正矛盾和關注的表演,沒有例外。

看問題要看到本質,美國想要的是中國的財富,覬覦的是對中國在經濟和產業上的殖民吸血,而不是和中國拼命,為了台灣省和中國要死要活,這是極致功利主義的資本家會乾的虧本買賣麼?

美國想要錢,不是想要命,事實上美國從來沒有想過要中國的命,是日本一直不死心。

敵我關係和核心矛盾要抓住。

基於以上的邏輯,還要看到美國這個國家的國家策略,有兩黨利益爭奪的問題,而這樣的問題,其實對於中國而言,是一種巨大的潛在優勢。

民主黨和共和黨的輪替,導致了美國國家對於中國的策略會有搖擺和階段性調整的特徵。

事實上,特朗普對中國正式發動貿易戰以來,從商人的角度來看,特朗普的策略和思路,對於中國的威脅,是非常高的。

從美國的角度出發,眾望所歸之下,不做點什麼的人是做不好領頭羊的。如果沒有兩黨內鬥,那麼對中國經濟和產業造成持續衝擊和損害的,恰恰是特朗普的這套打法。

但是美國的內鬥不會停下來,美國人真要擊垮我國,明智的方法是技術傾銷,不是技術斷供,便宜量大的好技術進來,我國企業採購成本下去了,自然不會搞技術創新。

打貿易戰,就是買辦資本的春天,以中國的某品牌所謂科技公司為例,主營收入是放高利貸,科技創新和專利成果,是幾個筆記本電腦的模具和外殼設計,因為貿易戰背景,以及和雙邊政府的關係,就讓類似於這樣的買辦群體,如魚得水,造不如買大行其道,活生生就能用價格將國內創新扼殺在搖籃之中。

形勢比人強嘛,這是規律,策略是好策略,但是不適合美國,美國的商務部乾不出來正確的事情,因為技術傾銷要見到成果,需要的一屆一屆的商務部接力傾銷,功勞最後只會給到中國產業徹底完蛋時候的那個部長。

美國商務部部長的反華KPI以及美國政府遏制中國的策略,需要立竿見影,是現在就要兌現的,能有什麼長遠規劃?這就是資本驅動下的急功近利對國家戰略的影響。

所以對中國下手,從奧巴馬,到特朗普,再到拜登,實際上主線是有,但是策略得不到延續,往往都是在任期間聲勢浩大,咋咋呼呼,貌似威力無窮,然後換一個人上台,為了體現自己的能力和執政水平,將前任的策略完全推翻,另起爐灶,周而復始,東一錘子,西一棒子,打法很亂。

美國的內鬥不停,美國的佈局就不會停,有沒有用要先來試試,比如說參議員的反華壓力是現在存在的,參議員就要不停地製造新聞,來刺激選民。

簡單來說個人和政黨的小利優於國家大計,這是美國針對中國所有行動的特色和本質所在。

雖然真正的大威脅可能並不容易實現,但是這種陣勢面前,中國實際上也是不勝其擾,煩得要死。和會對自己造成威脅的精神分裂打交道,才是中國當下面對的人間真實。

接下來,其實拜登政府的策略思路已經清晰,通過一系列已經出台的法案和動作來看,美國將保護自己的科技創新生態系統等內容,以確保美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領先地位。

不用說得這麼冠冕堂皇,芯片就是數字時代的石油,美國現任政府的一切做法和行動,實際上就是在復刻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瓦解以後,用美元綁定石油交易的那套霸權主義玩法。

拜登不是特朗普這樣的商人,做生意不在行,管理財富不入門,只能充分發揮美國律師政客的祖傳手藝,那就是霸權捆綁,壟斷核心資料。

最近三十年,美國經濟增速放緩,歐美、日本在科技領域被美國打壓,逐漸落後。而中國,作為在政治、軍事和商業保持獨立的國家,正在這些新領域向美國發起挑戰。

華為、中興、5G、互聯網,新一輪的技術革命中,中國不斷在尋求突破,市場體量大,發展速度快,中國還沒想和美國搶蛋糕,只是在走自己的路,美國就先慌了。

3、趨勢研判:中美國運競爭和PK,將會有哪些可能的過程發展?

看到這裡有人可能覺得這篇文章是在渲染什麼「陰謀論」,老是把美國想得很壞,但實際上美西方比想像的還要壞得多。

新中國讓人民站著把錢賺了,這是自己家驚天動地的事,而放眼全球,跪著賺錢的比比皆是。別人看著我們可能會憤怒——大家都跪著不好嗎,憑什麼你站著?也可能會羨慕——雖然我現在跪著,但是為了日後能站起來。

這就是新中國的先輩們不顧一切帶領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重要意義之所在,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是多麼有示範效應,起碼讓全世界人民知道這個世上不是只有強盜和羔羊。

如果沒有老一輩革命家在上世紀70年代力挽狂瀾頂住壓力建成了現代化的工業體系,恐怕現在的中國人會很難受。

蘇聯走了,美國產生了一種錯誤的幻覺,認為只有自己是對的,其他道路都是錯的,這是造成美國現在走入困境的本質原因,盲目自大了,看待問題不辯證了。

中國崩潰論喊了幾十年,喊得自己都不相信了,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清楚什麼是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美國是什麼,是以資產階級為基礎的利益集團專政的資本主義國家,代表的是資產利益者的利益,剝削勞動人民,這就決定了生產資料是通過掠奪而來。

其實從美國的角度和當下的地位來看,是絕對無法接受和中國平起平坐的,所以,美國對於中國的想法其實並不難猜,那就是讓中國這個國家,要麼成為美國的經濟殖民地,長期被美國吸血,要麼就是通過規則和地位這樣的霸權手段,將中國死死按在產業鏈最低端,讓所有中國累死累活,不要思考,也不追求,心甘情願成為血汗工廠的裡面的螺絲釘和耗材,供美國享受。

我們必須深刻意識到中美鬥爭的本質絕不是歷史文化、社會性質的不同,更不是經濟貿易的摩擦,而是一場全民抵制反華的鬥爭。

整個美國,主體意識和政治立場都一定要反華。美國的反華絕不是個別人的想法,其國會在表決制裁中國企業時,兩個政黨及各界,都是全票通過;很多美國企業,即使犧牲自身利益,也要終止和中國合作。

而隨著拜登政府針對中國的科技戰策略全面展開,接下來,必然是步步逼近,上下其手,提高效率,加大動作,畢竟,留給80歲高齡的拜登老爺子的時間,可能並不多了。

別說連任,按照當下的情況和種種表現來看,能不能幹完這一屆都要打問號,人都是自私的,在任期間KPI就算不能兌現,總是要拉開架勢搏一把的吧?

對美國發動的終極科技戰進行全面反圍剿,這是當下中國的核心現狀,事實,也是未來中國的最大之勢。

時勢,是最大之勢,就應該積極擁抱,也不能不擁抱。

不擁抱,注定將失去未來。

客觀來說,這種層級的博弈和對抗,已經是神仙打架的級別的,接下來,實際上真正的對抗,是在國家戰略層面上的攻防和定力考驗,大家都知道這是輸不起的競爭和博弈,所以,接下來,中美在科技領域的圍剿和反圍剿,並且力度和強度持續加大,將成為一個必然,也是可預見的發展過程和趨勢。

寫在最後:

從個體的角度,如何行動和思考,來迎合這個時代的趨勢和方向?

從邏輯出發,實際上在中美超級科技戰事實上已經全面爆發之後,對於中國而言,一切資源(包括財政、金融等)都必須優先支持國家要打贏這一仗,確保國家要打贏這一仗,這是事關中長期國運的一仗。

這就是當下中國的核心現狀,只有打贏這一仗,才能真正挺起中國經濟的脊梁骨,才能真正讓中國雄於地球。

這個過程注定艱難,儘管不見硝煙瀰漫。

當然,這也是中國的對外崛起,對內復興的目標,從口號變成現實,必然需要克服,需要直面的關鍵挑戰。

本質上,當下的所有中國人,和70年代高舉奉獻精神的前輩們,站到了本質一樣的立場和角度上面,

每一個個體,都應該挺身而出,以現實的行動,去參與這場中美之間的終極科技戰。

文章最後,分享幾點個人的思考和觀點,不一定對,權當拋磚引玉,供各位讀者朋友討論和參考:

1,從教育層面,建議多考慮工科,理科,技術類的方向,而不是什麼工商管理和文學方面的專業,沒有話語權的主導權,在別人的主場玩金融,只有被收割的份。

2,中國的財富和資產載體,也是為國家戰略服務的,未來房地產實際上已經完成了階段經濟築基階段的工作,沒有多少想象力空間了,更大的,主要的,主流的財富增量和爆發點,是行業直接融資的市場,也就是股市,投資可以,投機必死。

3,國產替代的認知,非常重要,這個不用多說,科技戰的最終目標還是要壟斷需求,拿不住需求,或者市場定向支持,這可比美國那種扣押華為孟晚舟的行為,殺傷力更大,也更體面吧?

4,對曾經依賴國外科技和相關技術的產業,行業,市場而言,邏輯分析已經足夠,做好過苦日子的心理準備,要麼自主突破,有自己的東西,或者讓別人依賴的東西,要麼,就是接受必然遲早被淘汰出局,被時代拋棄的必然命運。

以上,就是對當下中美之間的科技博弈,進行的一次專題深入分析和思考,和各位朋友們進行分享。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天佑中華,祖國必勝!

作為中國人,支持國家,信任國家,無條件配合國家戰略,這不應該是什麼責任,而是一種具有原則思維的本能。

國運之戰已然啓幕,看清本質,抓住關鍵,祝福祖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