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什麼喜歡「殺雞取卵」?

雲石

這幾天有個新聞,說是2014-2021,大約有兩千家企業逃離印度。

這個數字其實真的不算少了。畢竟大家普遍都將印度視為二三十年前的中國。按理說這個歷史階段,印度應該是遍地機會,是賺錢的好去處。而且印度又不像中國當年,有大把香港、台灣小老闆帶著點小錢過來投資開個小廠什麼的,能賺錢就擴張,稍微虧點就只能跑路。這兩千家,基本上都是規模以上的大企業,甚至許多都是實力雄厚的跨國公司。這麼多財大氣粗,也無懼短期虧損的大公司,在印度工業化的初級階段,就選擇撤出這個號稱繼中國之後最具潛力的市場,這對印度來首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

那麼,為什麼外企不喜歡呆在印度?很多人說是基礎設施差、政府腐敗、效率低工人素質低什麼的。這個當然沒錯,但這些問題在中國發展早期同樣存在,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外企這些年在中國的發展和擴張。

所以,除了工業化初期國家的共性之外,印度之所以不受外資待見,應該另有原因。

那是什麼原因呢?其中一部分原因,我們可以從近年中國手機公司的遭遇中窺得端倪。

幾年前開始,華米OV等手機廠商大舉出海,其中除了玩中高端的華為,主攻中低端的小米OV都將印度作為主戰場。而根據印度政府的要求,這幾家也都赴當地建廠,在當地生產手機銷售,並在幾年之內霸佔印度手機市場的大部分份額。

不過今年,幺蛾子來了——先是小米被凍結資金,然後是榮耀選擇退出印度市場,而就在前幾日,又有消息傳出,vivo被印度稅收情報總局指控逃稅221.7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8.9億元)。反正一連串的措施,擺明了要將這幾家手機廠置於死地。

這事兒傳出後,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印度這是過河拆橋——中國手機廠在印度建好了廠,印度人眼紅了想打劫。而由此一系列事件,很多人在嘲笑國產手機廠給印度白打工的同時,也認為印度此舉是殺雞取卵,目光短淺。

這種說法,看上去確實有道理——印度現在最多也就是工業化初期,後續想要發展,絕對離不開外資的持續支持。中國都發展了四十多年了,工業體系已經十分成熟並比較先進,資本積累也足夠豐厚,但直到現在,中國也絕不敢對外資幹這種殺雞取卵的事兒,甚至哪怕跟美日韓台這些國家和地區政治上鬧成這樣,經濟上中國對這些美系資本依然持整體歡迎態度,甚至還不斷深化開放,放寬政策吸引他們進來繼續投資。

印度現在最多也就是工業化初期,後續想要發展,絕對離不開外資的持續支持。現在就這麼玩,誰後面還敢去印度投資?

這事兒,怎麼說呢?印度這種搞法確實是殺雞取卵,也勢必會嚴重打擊外資投資印度的信心——不光是中資,其實所有海外資本,都會因此信心大挫,未來投資印度都會加倍小心。

但是,印度這麼做,真的就是目光短淺嗎?其實未必。畢竟這種搞法的長期負面影響,咱們普通人都能看明白,莫迪和它的精英智囊豈能不知?在雲石君看來,印度殺雞取卵背後,其實是更多的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無奈。

以被印度關門打狗的小米OV為例。很多人嘲笑他們去印度當棒槌,是覺得他們傻帽兒似的跑去硬度幫人家建設產業鏈,完了後被卸磨殺驢。但實際上,小米OV真的在印度建設了產業鏈嗎?

其實真談不上。組裝廠確實是建成了的。但產業鏈其實真沒有。小米2013年就跑去銷售手機了,後來又應印度要求在當地建廠,並引來OV緊跟。但這麼多年下來,中國手機品牌和蘋果在印度賣了這麼多手機,全球手機產業鏈依然在深圳、在珠三角,印度那邊的工廠,很大程度上依然只是個組裝廠,上下游配套零部件絕大部分依然得從中國進口。

這就是印度很不滿的原因。其實莫迪並是不眼紅中國手機品牌在當地賺錢,關鍵是你賺錢的同時,也得把當地產業鏈給帶起來——這就是當初他一直堅持要在印度市場銷售,就必須在當地建廠的邏輯。如果你只是建個組裝廠,上下游零部件依然主要從中國進口,那印度市場的錢不是白白給你賺走了嗎?

而這些中國手機品牌,恰恰就是這一點,沒有如莫迪的願。投資建廠可以,就是組裝廠,至於賺了錢後擴大投資,帶動產業鏈什麼的,中國品牌做得很不夠。

為什麼這些手機品牌不繼續擴大?這倒不是因為他們不願意,而是性價比太低。之所以性價比低,這又前文說到的跟印度的糟糕營商環境有關係。

可是,中國當年也是這麼走過來的啊?許多印度爛的地方,二三十年前中國也一樣爛。可當時的外資賺了錢後就可以繼續不斷擴大投資,在當地帶動了產業鏈建設,逐漸培養出一堆本土配套廠商。為什麼同樣的營商環境,擱二三十年前的中國沒有影響,擱現在的印度就有影響了呢?

這就涉及到兩國體制、文化和意識形態差異:中國是中央集權制國家,所以政府強有力,能給企業提供良好的政策,最重要的是,這種政策更有連貫性;而且中國這邊,只要上面支持產業建設,並將此作為發展目標,那下面官員都會圍著這個指揮棒打轉,這就極大的減少了外資投資辦廠所遭受的政府層面障礙;

而且中國由於全國一盤棋,各種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資源配套,都可以統籌解決,成本較低,效率也較高。印度是聯邦制,又沒有經過土地革命,土地私有——也就是集中在各個大地主手上,這種情況下不管是徵收土地,電力保障還是其他各式各樣的資源調配,效率都十分低下。而且由於文化上不統一,中央政府對地方影響力弱,所以印度的教育體系十分糟糕,所謂的義務教育流於形式,甚至連語言都無法做到全國統一——你廠商在中國隨便招個年輕人,起碼九年制義務教育是接受了的,又都會普通話,所以稍加培訓,就可以成長為一個基本合格的產業工人;印度連這都做不到,甚至全國各地招人的話,彼此間連語言都可能無法互通,再加上文化素質低下,根本不具備產業工人的基本素養——你總不能讓廠商招人前,先給工人補三年文化課吧?

總而言之,中印國情的不同,決定了印度的營商環境哪怕跟二三十年前的中國比,差距其實是全方位的——表面上都是政府低效、官員腐敗、基礎設施落後。但問題是中國的制度、文化和意識形態基礎,決定了它雖然當時依然是初級工業國甚至農業國的底盤,但實際上已經具備了一切工業化的社會基礎。而現在的印度,整個社會基礎依然完全停留在農業文明模式下。

這就是包括中國資本在內的外資,賺了錢後都普遍不願意在印度繼續擴大投資,培養本土產業鏈的根本原因——建個組裝廠什麼的成本還可以接受,培養產業鏈,成本太高了,高到會吞噬他們的全部利潤,甚至導致虧損——而且由於這些問題是根本性的,中短期內看不到解決的可能,所以這種虧損也是長期性的。所以,搞什麼產業鏈嘛,配套零部件直接從中國進口得了!

不過這樣一來,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既然你不繼續擴大再投資,在印度市場賺的錢怎麼處理?

還能怎麼處理?轉移走唄!難不成還留在印度這個啥也買不到的地方?以小米為例:2014年小米開始在印度銷售商品,第二年就通過專利費等名目往海外的三個實體企業轉移利潤,總金額接近73億美元,這三個實體企業中有兩個位於美國。企業通過專利費的名義轉移資本去海外賬戶,可以逃避印度25%的企業所得稅。

當然,這麼洗錢的不光是小米,其他中國手機廠商都是這麼玩的。而中國資本也不是這種玩法的開創者,它們都是跟歐美老大哥學的。

不過這麼玩,那就真犯了印度政府的忌諱了——人家之所以制定這個當地建廠才能進印度市場的規矩,是希望通過這種方法,讓帶動本土產業鏈的;如果把產業鏈帶動起來了,你們要把錢帶走沒關係——就像中國一樣,反正生產資料都在我們這整齊活了,產業工人和工程師也培養成熟了,基礎設施也在此過程中完善了,後面你想把賺的錢帶走可以啊——就是帶走一點美元嘛;甚至你不玩了想撤資都可以,富士康因為政策原因被蘋果逼著去印度辦分廠,那我這邊就直接冒出個立訊精密接盤它留下的市場份額!

所以,只要產業集群建成,那印度政府也不會攔你們帶錢走的——甚至哪怕是逃稅洗出去,莫迪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要維持對外資的吸引力嘛。但你們活不幹完只想洗錢,這個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當然,哪怕孰不可忍,平時其實也沒准可以忍!畢竟印度的營商環境是個什麼德行,莫迪他們心裡也有數。雖然外資這麼玩很惱火,但只要他們留著,起碼未來還有希望——畢竟營商環境還是有可能改善的嘛,改好了,他們自然就願意一點一點擴大再投資建設產業鏈了;真把他們趕走了,那就一切歸零!

但現在,印度實在忍不住了。為什麼忍不住?原因很簡單,美國那邊進入加息週期,要收割全球給自己補瘡。加息週期下,全球經濟頹靡,新興國家資金大量外流,匯率大跌,很多國家的外匯儲備有可能被打爆。一旦外匯儲備歸零,那國家就只能宣佈破產,然後主權資產被華爾街瘋狂收割

而印度,就是這個有可能被收割的國家之一——因為它現在的整體外匯儲備,低於外債。而隨著美聯儲加息越來越狠,印度盧比不斷貶值,資金外逃也會越來越猛,這會進一步加劇印度被打爆收割的風險。

所以印度政府對中國手機廠商揮起了屠刀——以前忍一下,可能還是圖個長遠;現在老子這個關口都有可能過不去,那哪還顧得了長遠?你們想資金外逃?老子直接把你們家給抄了!哪怕就算知道是殺雞取卵,現在也只能這麼幹!

但這麼一幹,那負面影響就太大了!畢竟前面說了,不光是中資,歐美企業在印度也是這麼幹的——他們是雷軍、段永平這幫人的師傅!雖然現在莫迪只是對中資動手,可既然這個先例開了,那所有在印外國產業資本都會兔死狐悲——如果後面印度形勢繼續惡化,那情急之下,它們肯定也是要被依葫蘆畫瓢抄家的!

印度這種做法,將直接摧毀海外產業資本對印度投資的信心——辛辛苦苦這多年,一招回到解放前,這種事兒換誰誰受得了?

當然,印度政府可以說自己是有苦衷、沒辦法。但資本不管這些。就算管,你這印度的抗打擊能力也太差了,才這麼兩下就被逼到了絕境——既然如此,還不如去中國呢。雖然他被美國打壓的更狠,但人家底子也更厚、更能扛耐造,不會輕易走到絕境而殺雞取卵!

這就是印度對中國手機廠商殺雞取卵的原因。不是莫迪他們目光短淺,而是印度底子實在太爛——太爛的底子,決定了它既不具備吸引海外產業資本擴大再投資的能力,又決定了它不具備抵御重大風險的能力。這樣的地方,無論是收益還是風險,都不值得產業資本下重注——真輕易下注,不僅砸的錢進去很可能長久見不到回報甚至虧損,極端情況下,還很有可能被輕易就逼到絕境的政府摟草打兔子!

說起來,還是馬斯克對印度看的最清楚,甭管莫迪這些年怎麼胡蘿蔔加大棒,反正老馬拼著特斯拉不在印度市場銷售,也堅決不去印度建廠——汽車產業可比手機產業負責的多,體量和投資大的多。這錢要是砸進去,老馬可就虧大發了!

只不過,殺雞取卵縱能緩一時之急,但效果終究是有限的。且不說此舉對印度未來工業化的巨大傷害,就眼下。如果雞都被殺光了,還不足以協助印度挺過美元加息週期,那隨著美國收割屠刀的逼近,法力無邊的莫迪老仙,還有什麼辦法能拯救國家,和自己的命運呢?

這個,真就只有印度教的神仙們才知道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