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下注,布林肯這次回去比較好交差

布林肯這次回去比較好交差。拜登很高興地評價:布林肯做得非常好,我們走向了正確的軌道。為什麼?為什麼這麼高興?

大概是得到了安全方面的某些承諾,只要怎麼樣,我們就不怎麼樣。也就是說,如果接下來再會面,那麼關於處理突發事件的機制應該就會保持暢通。

美蘇冷戰最危險的時候,電話也都是要接的,不像現在。

中國能讓美國高興,這不容易,因為以前你就是跪下來,屈辱答應所有條件,人家都覺得是自然而然。

這就是鬥爭的成果。

有個很殘忍的事實,也很扎心,這個西方人,只認實力,也有受虐傾向,你要能虐他,他才能尊重你;你要是跪舔,他只會看不起你、踩你。

這段時間中國的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同時在防禦端的穩扎穩打,讓我們掌握了一定的籌碼。

從整個國際局面上,我們在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東、中亞、拉美、非洲地區有較為亮眼的格局性的變化。

中東走向和解後,美國的實力就在下降,也是牽制,而金磚國家也在想辦法擴容,非洲和拉美一些國家對於使用美元作為結算貨幣的弊端開始覺醒和效仿。

同時,美國和盟友的麻煩也未結束,俄烏戰場的攻防仍膠灼,北約雇傭軍盟軍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俄羅斯依然有用戰術核武器的備選方案。

而因為美聯儲的加息,歐洲不得不跟進,如果利率來到6時代,再一波的金融危機事件難以避免。

中國這段時間的針鋒相對對美國內資本影響較大,取消購買農產品,制裁美光,就連耶倫在國會回答咨詢都不得不面對「中國如果聯合其他國家拋美債怎麼辦」的頭疼問題。

以前中國但凡做點鬥爭,就被世界甚至是國內一群人扣「戰狼」的帽子,現在天天鬥,也就都不說什麼了。

習慣就好了。

按道理說,現在這麼膠灼的局勢,應該資本都跑了才對啊。可為什麼摩根大通馬斯克比爾蓋茨這都來了呢?

布林肯不是我們邀請的,但是他來,然後邀請秦剛去美國的。

我們需要分開看,不要那麼簡單的做出「誰贏麻了」這種結論。

從政治上講,民主黨還是主張保持「激烈競爭」但不要爆發衝突,為什麼呢?

很簡單,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對自己最有利,而且美國有信心能通過競爭遏制中國發展。

但是,如果中美現在就發生軍事衝突,或者中國現在就做武統動作,美國是沒準備好的,還需要好幾年,這樣不利於美國的戰略佈局。

從經濟上講,為什麼這些資本家都來了呢?

因為他們發現,想繞開中國是很難的事。

我們需要清楚,美國的主人是誰,美國的主人不是政客,不是兩黨,是資本。

頂級的資本是沒有國籍的。

資本有自己不同利益集團的博弈,巴菲特選擇去日本,馬斯克選擇兩面下注,順便忽悠中國供應商去墨西哥,而微軟也確實準備給AI專家綠卡讓他們離開中國。

同時,美光還在繼續在中國增產,同時也在韓國增產。

比爾蓋茨是老朋友,但也算是新錢中的「old money」,他很清楚中國的潛力有多大。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千萬別覺得「腳踩兩只船」是個貶義詞,我們應該感到驕傲,因為在中美如此高壓博弈下,還有這麼多資本非常認可中國,沒有跑,哪怕是兩頭下注,又如何,至少人家在下注。

只要沒跑,就說明一個什麼問題?

側面說明他們沒把握美國一定會贏。

你再想想邏輯,資本最喜歡的是什麼?是確定性,如果美國的主人都認為美國沒有必勝的把握,而中國卻存在確定性,那麼以它們的嗅覺和高維度考量,說明我們已經拿到了自己需要的牌。

接下來,我們只需要堅定走自己的路,坐等美國自己的邏輯出破綻即可,馬凱碩說中美沒有任何一方有必勝把握,比的就是誰少犯戰略性錯誤,就是當下局勢的真實寫照,這裡面也蘊藏著巨大的財富機遇。

見布林肯會談的桌前擺著荷花,示意中文「和」的諧音,當下所有的鬥爭,甚至包括未來激烈的軍事衝突,都是為了十年後中美的握手言和而鋪墊的。

和,不是件容易的事,也不是有膝蓋會下跪就行,你沒有必勝的資本,就不可能有退一步談和的條件。

就像孫子兵法說的: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說過的,過去了,霞光萬丈,過不去,萬劫不復。■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