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取其利

唐如松

當我們都把目光聚焦到布林肯的訪華上時,未免就會忽視了中國總理的訪歐,更會對印度總理的訪美不再那麼關注。而事實上,作為全球為數不多的幾個大國:中國,美國,印度和歐洲以及俄羅斯的任何動向,都絕不是毫無關聯的,都是需要極為關注的。

布林肯的訪華行程中,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雖然布林肯早就放出風聲要來中國,但卻並沒有公佈其行程細節。而中方在此之前,更是對布林肯訪華信息的真實與否都沒有給出確認,儘管各國記者對此予以了數次提問。根據這個跡象,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判斷,布林肯會不會訪華,來華之後到底能夠實現怎樣的行程安排,其實在他走下飛機的那一刻,都是不確定的。而至於究竟會做怎樣的安排,還要看布林肯來華之後到底帶來了怎樣的信息和籌碼。很顯然,這次他帶來的應該是較有誠意和份量的籌碼,於是我們才看到布林肯來華之後行程的步步升級。

但我依然認為,即便布林肯此次帶來了較有份量的籌碼,中美關係的大趨勢還是無法得到真正的改變。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中美關係的實質性矛盾是無法調和的。美國絕不能容忍中國成為一個和它並駕齊驅的國家,更何況,這種並駕齊驅的背後,還有隨時被超越的可能。如果不能遏制住中國這種潛在的超越可能,美國人是不可能釋放「善意」的。特別是在美國還具備全球霸主實力和身份的時候。

我們可以認真聽取布林肯帶來的意見,這就是我們對他的採訪行程升級的原因所在,因為他真的帶來了較有誠意的籌碼。但美國也應該同時認真聽取中國的意見。雖然我們對美國能不能真的認真聽取抱有懷疑態度,但該做的還是要做。讓布林肯說出自己的話,也讓布林肯聽到我們的話。然後中美關係究竟會做一個怎樣的真實發展,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在布林肯訪華的同時,中國的總理正走在德國的土地上,他本次的行程非常簡單,一個是德國,另外一個是法國。同時還會參加本屆達沃斯夏季論壇。通過這樣的行程安排,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印象,那就是中國目前對於歐洲關係的定位,更多是在大趨勢的方向上做出努力,而不再在中歐合作的細節上追求完美。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德國和法國都是歐洲的話事者,雖然因為美國的干涉,德法這兩年在歐洲的話語權日漸衰弱。但其作為歐洲領頭羊的本質角色並沒有改變,如果德法真的能夠具備自己的意志體現,歐洲各國,特別是西歐諸國也就不得不圍繞在德法身邊,而不是美國身邊。畢竟,作為經濟引擎的德法才是能夠讓歐洲實現整體穩定發展的能量所在,而美國不過是一種境外的影響力,一種軍事安全上的威懾存在。能夠和德法進行較為有效的規模化合作,那麼中歐關係的大方向就能實現穩定。

而如果我們還想致力於此前那種對歐洲各國各個地區的精耕細作式的外交發展,顯然是很難實現的。如今整個東歐都已經被俄烏戰爭所裹挾,他們首要目的不再是經濟上的發展,而是軍事上的安全,在這種情況下,依附美國已經成為他們必然的選擇。所以如今我們再看東歐諸國,更像是美國的附庸而不是歐盟的一員。關於這一點,我們這幾年一直在說,如果東歐諸國都像波蘭一樣,對俄羅斯懷有刻骨的仇視,而不願意俄羅斯得到經濟和軍事上的恢復,那麼東歐和俄羅斯的關係就永遠處於敵對狀態,特別是2014年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之後,東歐各國更是對俄羅斯憂懼有加。不自覺的就會走到美國身邊尋求保護,不自覺的就會在國內形成更為強烈的反俄浪潮。在這種安全大於發展的大背景下,實際上中國對於東歐的細節性合作就已經難以維持,或者合作的框架還可以保留,但合作的前景卻已然暗淡。除了塞爾維亞和匈牙利這樣的國家還保留了這些細節性發展的項目,其他國家的合作基本上都已經難以再向前一步。

所以,當下中歐的合作,又回到了起點,那就是在中歐合作的大方向上多做努力,盡量保持中歐合作的大趨勢不變。俄烏戰爭的威脅不被解除,我們想要在歐洲,特別是東歐實現細節化的合作發展就會付出數倍的代價,且還是難以獲得成功。但和德法以及其他西歐國家的發展則可以遵循另外一種模式。那就是在歐洲當前諸多產業難以維繫的情況下,我們其實可以暫緩對歐洲的投資發展,而讓歐洲的最精華產業實現和中國的進一步發展,對中國的進一步投資。我們都知道,俄烏戰爭爆發,北溪管道被炸,歐洲的諸多產業都面臨著難以生存的威脅。這些產業有很大一部分開始對外發展。說的不好聽一點,就是開始外逃。這種外逃的產業,很大一部分選擇了美國以及那些由美國掌控的地區。也有一部分選擇了中國。中美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消費市場,也是全球擁有最為全面的產業體系的國家。而且美國更有歐洲緊缺的能源供給。中國則是具備極為完備的產業供給鏈以及相對能夠保證的能源安全。如果不是歐美有著同根同源的優勢,歐洲產業選擇中國的可能性就會更高一點。

在這種情況下,吸引歐洲產業的對外發展,事實上也是中美的一種競爭。雖然美國在這一點上並不屑於和中國競爭。因為對於歐洲資本的吸引和威懾,美國的優勢顯然要比中國高不止一個層次。而中國的優勢則在於投資中國後發展的前景更為廣闊,發展成功的可能性更大。這樣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德國和法國這樣的歐洲產業強國會在對中國的關係上始終有別於其他歐洲國家。因為他們對於和中國合作的需要是真實存在的。對於中國來說,能夠在歐洲這鍋米飯上和美國各盛一碗,或者多盛一碗,那就不僅僅是產業合作上的勝利,更有可能會獲取地緣政治上的優勢。只要中歐在產業上的合作進入到一定規模,並能夠獲得規模化的共贏,那美國對於歐洲的影響力就無法實現絕對的控制。甚至可能會出現翻車的情況。

如今的歐洲風起雲湧,浪高風急。如何穩定中歐關係,實際上已經不僅僅是雙方的經濟和產業發展所需,而是未來世界格局變化的必須。所以,此時掌好舵,穩住船才是最急迫的。至於如何捕更多的魚,看更美的風景,則是後話了。

當然,和中國處於同樣的心態,美國也在這樣做,於是我們看到了莫迪的訪美。莫迪本次訪美,是由拜登和其夫人吉爾共同邀請的。我們知道,莫迪的老婆近乎沒有,他出訪都是單身出門的。而這次美國特意用夫婦雙方的名義邀請莫迪到訪,顯然是給足了莫迪的面子。如今的莫迪估計也比較好面子。否則在前不久印度的鐵路大災難中,也就不會出現莫迪到達災難現場後萬人歡呼莫迪的場面。如果莫迪不好這一口,這些場面就不會出現。畢竟,這些,莫迪也沒有把印度改造成一個什麼好樣子。印度還是之前的那個印度,甚至更加偏激,更加無賴。

本次莫迪去美國,最大的可能就是和美國達成更高級別的軍事合作。印度的主要軍事供應商俄羅斯,如今自己的武器都不夠用,出口給印度的合同就更加難以完成。而歐洲各國也因為同樣的原因無法和印度進行更為廣闊的軍事合作。且歐洲本身的製造能力就有限,再加上歐洲和印度的軍火生意屢次出現賄賂門(不知道是不是中情局爆的料)事件,本來軍火合作夥伴市場廣闊的印度如今選擇面卻有點窄了。在這種情況下,選擇美國或者成為印度的唯一。

美國拉住印度的目的不僅僅只是為了賺點軍火利潤,當然這個也很重要。更多的目的我們心中有數。而對於印度和美國親近我其實並不擔心,甚至還有點期待。畢竟在我們身邊具備實力和我們練手的國家並不多。如果中國真的需要練手,那印度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所以,我倒是期望印度這個練手的夥伴盡量活躍一點,盡量自信一點。只有和印度練手,我們才可以把對國際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也能夠實現最大的練手目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