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訪華獲得哪些「成果」?

天涯補刀

6月18日上午7:30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到達北京,中國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長楊濤等5人接機;同日下午,布林肯抵達釣魚台國賓館,隨後中國外交部長秦剛與布林肯開展了5個半小時的會談,比原定時間長了一個小時。

關於這次會晤,有個「缺德」大V在推特上形容的非常好,寫下了三句話:

——布林肯走出機艙,習慣性向人群揮手,結果定睛一看,只有5個人接機。

——下飛機後,發現地上沒鋪紅毯,但畫了一條紅線。

——布林肯在中國無法耍橫。

有人說中國「失禮」了。

說這句話的人,要不是不懂,要麼就是「跪」族。

布林肯是美國國務卿,相當於中國的外交部長。

美國的外交部長訪問中國,中國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長接機,這是很正常的;至於沒有「紅毯」那也是正常的……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政府第一任國務卿蒂勒森、第二任國務卿彭培奧訪華的時候也沒有「紅毯」。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美國國務卿訪華都沒有「紅毯」的,如果是非常重要的客人來訪,那麼中國有時也會「超規格」接待的。

比如2008年奧巴馬政府的國務卿是希拉里,那時中美之間合作大於競爭,關係還沒有惡化到現在這種程度,所以她在2012年訪華時就受到了中國超規格的接待,時任外交部部長助理劉結一到機場迎接,有「紅毯」。

布林肯訪華,中國沒有「怠慢」,但也沒有「超規格」接待,只能算中規中矩,正常禮節。

雖然中國沒有「怠慢」布林肯,但很顯然,我們也沒有把他當成一回事,《新聞聯播》都沒有報導這件事。

那麼,布林肯到底和秦剛談了什麼?有沒有什麼「成果」?

其實,在布林肯訪華之前,全世界都知道不可能有太大的成果了。

特朗普時期對中國實施了各種極限打壓,拜登上任後非但沒有有所「收斂」,反而延續了特朗普的政策,繼續打壓中國,累計制裁了中國12000個實體,你怎麼還可能指望中國會對你有好「臉色」?

在布林肯訪華之前的16號,到美國訪問的新加坡外長維文在與布林肯會晤的時候就表達了對布林肯的「同情」,說道:

「新加坡全力支持你對中國的訪問,不過作為一名外交官,我想要提議,請不要給可憐的托尼(poor Tony)太大壓力……」

那麼是不是說這次會談就毫無成果呢?

當然不可能了,如果沒有任何成果,那麼就不可能有布林肯的「訪華」。

布林肯不是一個小人物,他是拜登政府最重要的內閣成員之一,地位僅次於總統和副總統,到他這個層面,只要雙方決定會晤了,那麼一定是會有成果的——這個成果在來訪之前就基本已經確定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立刻就會秒懂。

假設有兩個公司想合作,你說它們會怎麼做呢?

當然不可能是兩個老總直接談判了,大家都那麼忙,要是什麼都談不攏,那不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嗎?而且很傷「感情」。

最好的辦法就是:彼此先派低級別的員工進行交流。

雙方都把自己的訴求和底線告訴自己的員工,然後由員工談,這樣一來,既能節省自己寶貴的時間,又不至於談不成傷感情。

雙方員工談完以後,都知道對方的訴求了,然後各自向自己的領導進行彙報,領導仔細斟酌和商討後,決定了哪些可以合作、哪些不能合作、哪些可以商討,再告訴自己的員工,然後讓自己的員工再和對方員工談……

雙方員工再次交談後,如果彼此都發現沒有任何「交集」,那麼就不會有更高級別的「交流」了;如果雙方再次交談後有「交集」,而且這個「交集」值得更高一級的交談,那麼這時我就會派更高一級的員工和他們交談……

如果更高級別的交談也不錯,那麼最後就由老總出面談了——到老總出面的時候,那麼一切基本都已經談妥了,老總只是去簽字和提出更高的合作願景。

5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會晤;

6月5日,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高級主任貝莎蘭訪華,與外交部副部長在北京會晤……

這其實就相當於「員工」之間的交談。

如果他們都沒有談好一些事情,那麼就不可能有布林肯的訪華——沙利文和貝莎蘭都不是內閣成員,布林肯是拜登政府25個內閣成員之一。

這次訪華以後,布林肯肯定要將會談的內容向拜登匯報的,秦剛肯定也要向領導匯報的,然後雙方會對「可商討的項目」進行研究,看看彼此都有多大的讓步,然後再由布林肯和秦剛談(下一次就是秦剛訪美了)……

如果再有值得元首會晤的「共識」,那時就是雙方首腦進行會晤了。

新加坡外長為什麼「可憐」布林肯呢?

因為他知道拜登給布林肯下達的「條件」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也必然不會得到中國多好的「臉色」。

事實上,在布林肯訪華之前,美國已經把這次要談的內容給「透露」出來了,共有三點:

1、建立開放、有力的溝通渠道;

2、重申美價值觀和利益,明確、坦率提出美方在一系列問題上的關切;

3、探索在符合美利益的議題上開展合作。

大家看看,如果是你,你覺得哪些是可以合作的?哪些是無法合作的?哪些是可商討的?

很顯然,第一條是可以合作的,第二條是不可以合作的,第三條是可以商討的,有空間,畢竟有些事是可以同時符合中美利益的。

那麼,是不是這樣的呢?

布林肯和秦剛會談以後,雙方都發佈了公告,其中有「共識」的部分。

我們先來看下美國是如何說的?

我們簡單的給大家翻譯下:

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今天在北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舉行了坦誠、實質性和建設性的會談。

國務卿強調了外交和在所有問題上保持開放溝通渠道的重要性,以減少誤解和誤判的風險。國務卿提出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以及探討了在跨國問題上進行合作的機會,因為我們的利益是一致的。

國務卿明確表示,美國將始終捍衛美國人民的利益和價值觀,並與盟國和夥伴合作,推進我們對自由、開放和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世界遠景。

國務院委員兼外長還指出促進美國和中國人民之間交流的重要性。國務卿邀請秦剛國務委員和外交部長到華盛頓繼續討論,他們統一在雙方合適的時間安排回訪。

……

上面「塗紅」的部分就是和中國「公告」的地方有一致的地方。

這個大家可以對照中國發佈的公告,我們把「重合」的地方摘出來,共有五個「雙方同意」:

1、雙方同意共同落實兩國元首巴釐島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有效管控分歧,推進對話交流合作。

2、雙方同意保持高層交往。布林肯國務卿邀請秦剛國務委員兼外長訪美,秦剛表示願在雙方方便時訪美。

3、雙方同意繼續推進中美關係指導原則磋商。

4、雙方同意繼續推進中美聯合工作組磋商,解決中美關係中的具體問題。

5、雙方同意鼓勵擴大兩國人文和教育交流,就增加中美之間客運航班進行積極探討,歡迎更多學生、學者、工商界人士到彼此國家互訪,並為此提供支持和便利。

其實,我們以前就和大家分析過,這次會晤想要取得什麼突破性進展是不可能的。但是,這次會晤最重要的意義就是第二條:保持高層交往。

2018年特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和科技戰後,中美之間的高層交往幾乎完全中斷了,這對中美兩國都是非常危險的,很有可能發生「戰略誤判」。

事實上,美國對中國就曾發生過一次非常嚴重的「戰略誤判」。

抗美援朝戰爭之前,中美之間沒有建交,雙方沒有直接溝通的渠道,中國只能通過巴基斯坦等國向美國傳話:如果美國越過38°線,中國絕對不會坐視不管。

但是,美國不相信,最終導致了美國在朝鮮半島的慘敗。

通過別國傳話和高層直接對話的區別是非常大的:如果雙方是直接面對面的對話,那麼美國就能從中國外交人員的語氣、面容等上看出中國的決心,那絕對不是「傳話」能表達出來的。

現在的美國還要維護自己「老大」的臉面,那就必須要在台海、南海等問題上繼續挑釁中國,鑒於中美現在的關係,如果美國再來挑釁,中國出現「誤判」,擊落它的戰機、擊沉它的戰艦,美國又能怎麼樣呢?

朝鮮戰爭,美國慘敗;越南戰爭,美國慘敗;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美國還是慘敗……後來,美國連敘利亞戰爭都不敢大規模介入了,伊朗甚至用23枚導彈回擊了特朗普的挑釁,烏克蘭戰爭爆發後,美國反復向俄羅斯說「北約不會出兵、美國不會出兵」……

中國真要「誤判」了,美國又能怎麼樣呢?中國可比那些國家強大的太多了。

當然了,現在時間在我們這邊,我們也不想「誤判」,所以雙方在「恢復高層交往」這件事上是有共同利益的。

然後,我們再看看雙方發佈的公告,有哪些是對方一個字都沒有提到的?

在中國的公告中有這麼一段話:秦剛就台灣問題等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闡明嚴正立場,提出明確要求。秦剛指出,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最重大的問題,也是最突出的風險,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將不支持「台獨」的承諾真正落到實處。

但是,這個事情,在美國的公告中一個字也沒有談到。

這說明了什麼?

這說明這是中國的「自說自話」,美國一個字也沒有聽進去。

當然了,美國也有「自說自話」的部分,中國也一個字沒有聽進去,比如什麼價值觀之類的。

我相信,通過上面的分析大家應該能徹底理解這次會晤的「成果」了,通過雙方的會談,中美兩國確定了可合作、不可合作和可商討的事項:

可合作部分:中美雙方高層恢復交流;

不可合作部分:台灣問題,美國不合作;價值觀等問題,中國不合作;

可商討部分:落實元首巴釐島會晤達成的共識、推進中美關係和人文、教育交流等。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美國是根本不想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告」的內容了,這是要觸碰中國的核心利益的——以前中美會晤的時候,在談及台灣問題的時候,美國至少會做下表面文章,但是現在連表面文章都不願做了。

所以,我認為:中美之間不會再有更高級別的會晤了,至少目前還看不到任何希望。

更何況,很快就2024年了,美國大選就要開始了,拜登能不能獲得連任、活多久都難說,和他談了,純粹是浪費時間。

我們的領導人很忙的,沒有時間和他們扯淡。

對於美國這種視「實力為規則」的國家,我們沒有其它的辦法,唯有不斷強大自己,以實力讓其後退!

不怕死的人才配活著!

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

放棄幻想,準備戰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