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做到!這兩種半導體原料出口「降至0」

燕燕俠

中國海關9月20日公佈數據顯示,中國8月份鍺和鎵產品出口「降至0」。

這說明,中國此前宣佈的對這兩種用於製造芯片的關鍵金屬所實施的出口管制,正在按計劃實行。

美國CNBC財經網站和路透社今天都關注了這條消息。

20日的海關數據顯示,中國8月份鎵產品出口為零,7月份的出口量是5.15噸; 

中國8月鍺產品也沒有任何出口,而7月的出口量是8.63噸。

上面兩家西媒說,其中,7月份中國的鍺出口是6月份的兩倍多,因為在限制措施生效日期之前,海外買家搶購了最後一批不受限制的供應。

今年7月3日,中國商務部、海關總署在官網發佈公告稱,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經國務院批准,決定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公告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在各個歷史時期,從貴金屬、農產品到能源,對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原材料的爭奪,始終是影響各國經濟發展和國際關係的一個關鍵因素。

進入21世紀20年代,我們越來越依賴一系列新的關鍵原材料,包括稀土和鋰、鎵和鍺等關鍵金屬。從太陽能電池板、電池、風力渦輪機到應用於工業和國防的計算機芯片,都依賴這些關鍵原材料的供應。

而鎵和鍺是半導體和太陽能電池板等產品的關鍵原材料。

德國《經濟週刊》統計說,西方國家使用的鎵大約90%來自中國。日本是全球最大的鎵消費國,很大一部分供應依賴於從中國進口。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曾表態稱,美國有鍺儲備,但沒有鎵庫存。

歐洲人也很焦慮。近日一篇發表在「辛迪加項目」網站上的文章說,預計到2030年,全球對稀土的需求將增長5倍。「然而,在供應方面,一個國家目前主導著市場:幾乎90%的稀土和60%的鋰都是在中國加工的。因此,歐盟幾乎所有的稀土進口都依賴於中國。」

「歐洲必須嚴肅對待關鍵金屬的問題。」

9月13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上發表講話,以中國最近對鎵和鍺的出口管制為例,呼籲歐洲「加強經濟安全」。她宣佈,今年將召開歐盟新成立的關鍵原材料俱樂部(Critical Raw Material Club)的首次會議,努力減少「對中國等單一供應國的依賴」。

雖然某些歐洲領導人雄心勃勃地要尋求替代中國供應甚至在更廣泛領域與中國「脫鈎」的方案,但實際上,這件事遠不像成立一個機構或開兩次會、表幾次決心這麼容易。

19日,美國《外交政策》發表的這篇文章,題目就很中肯:《美國不能阻止中國崛起,它應該停止嘗試》

文章談到30年前,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試圖限制中國獲得衛星技術。而如今,據美國方面統計,中國在太空中「擁有約540顆衛星」。同樣,當美國在1999年限制中國使用GPS數據系統時,中國開始建立自己的「北斗」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如今在某些方面,北斗比GPS要好。」 

文章也談到中國對兩種關鍵礦產的出口限制,稱美國若想在這方面「獨立自主」,建設必要的開採和加工基礎設施就需要至少3至5年的時間。這還不包括招募和培訓熟練工人,以及為此類生產獲得必要的環境許可。「只要亞利桑那州還在為台積電的製造工廠尋找合格工人而苦苦掙扎,遲遲無法解決國內工會反對進口外國熟練勞動力的問題,美國就不太可能發展出類似的關鍵材料加工能力。」

文章還說:「未能預見到中國的報復能力表明,美國沒有一個深思熟慮和全面的方法來對付中國。」

實際上,中國政府在宣佈管制這兩種關鍵原材料出口時明確說過,中國政府依法對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

不過外媒都認為,這件事的起因是美國政府對中國實施「小院高牆」的技術封鎖。英國《金融時報》說,中國決定對兩種用在芯片製造和通信設備的金屬限制出口,就是反擊美國、荷蘭和日本的半導體管制措施。

《法新社》說,拜登政府近幾個月加大了限制中國企業獲得最先進半導體材料的措施。中方近期的舉動表明,如果美方選擇升級,中方會有下一步反應。

是的,不管外界怎樣理解,中國有說到做到的能力。■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