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日本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史客郎

先說今天文章的結論吧:日本過去150多年的好運,即將終結!

看這兩件事,就很明白了。

1

第一件事是:前兩天,相關報導出來了,中國今年鐵定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為啥呢?

先看這三組數據:

今年1月至9月,中國出口汽車340萬輛;

日本的這個數字是320萬輛;

德國是老三,出口240萬輛。

光看數字,還看不出什麼來,因為它給人一個感覺:中國這麼大的國家,日本這麼小的國家,就算你成了世界最大的汽車出口國,也就多20萬輛,似乎也沒多出多少啊。

這種想法,其實是錯的。

為啥呢?

因為大家的統計方式不同!

我們計算汽車出口數量,統計的全是新車!

日本呢?

它是新車加二手車一起算的!

日本出口的這320萬輛車裡,二手車佔多少?

沒法知道!

但有件事,能看出一點端倪來:我們都知道,自從俄烏開戰後,西方就不斷地,對俄羅斯搞制裁加碼,作為美國半殖民地的日本,當然得跟著啊!

所以今年8月,日本宣佈:禁止向俄羅斯出口二手車!

這時候,數字就出來了。

哪些呢?

先是這個數字:日本每年向俄羅斯出口的二手車,總價是19億美元多!

每輛汽車多少錢呢?

平均價格8200美元!

算過之後,會發現:光俄羅斯一家,日本就差不多向其出口二手車23萬輛!

把二手車算上,中日汽車出口間的差距,就大了。

2

到這裡,就得說說這件事,對我們、對日本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了。

先從前天遇到的一件事說起:有個朋友,近段時間他三天兩頭,跑去車行,拼命地買車,最近半年,他起碼買了十幾輛。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做俄羅斯業務,那邊朋友多。

結果大約從今年年初開始,就不斷有那邊朋友,托他在中國買車,然後再「平行出口」,到俄羅斯那邊去。

開始挺不理解。

你這一過手,這車雖說還是新車,卻只能算二手車了呀,俄羅斯那邊還要?

他說:要!俄羅斯那邊不但要!還很搶手呢!

為什麼呢?

他說:從去年起,俄羅斯那邊,中國車就很火!

火到什麼程度呢?

我們都知道,中亞幾個斯坦國,之前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很多人懂俄語,又有很多人在俄羅斯那邊打工,也跟著俄羅斯的潮流走。

大概從今年9月起,中亞那邊的朋友,也有人開始,托他平行出口了!

3

這對日本車來說,絕對不是個好消息。

為啥這麼說呢?

這又得從之前俄羅斯的一件事說起:大家都知道,俄羅斯這國家挺怪的:不限車是左舵車還是右舵車,所以在大街上,既能見左駕的汽車,也能見右駕的。

在我們概念中,兩種車應該差不多啊,但在俄羅斯,就有一個怪現象:至少在去年之前,同樣的二手車,日系的右舵車就是比左舵車要貴!

為啥說這現象怪呢?

因為和中國一樣,俄羅斯的交通規則,是要靠右行駛的!

開右舵車,它不方便啊!

所以本來的情況,是不是應該這樣:在俄羅斯左舵車更熱銷,價格也該更高一點?

為啥會這樣呢?

問了好幾個人才明白,他們中有的人在海參崴,有的人更遠,在勘察加半島上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那地方出了城,就是一片莽莽荒原,稍稍留神的話,就能見到一隻大灰熊。

這裡要順嘴說一下,在俄羅斯,「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這個城市名,實在太常見了,簡直是東南西北中,大中小城市外加小鎮,很多地方都叫這個名字,到瞬間就讓人懷疑俄羅斯人想像力的程度。

扯遠了,說這事的原因。

雖說隔了好幾千里,他們的說法倒是挺一致的:日本人非常狡猾,左舵車是俄羅斯人或美國人做的,所以做工不好;但右舵車是給他們自己用的,所以做工好得多!

價格差到什麼程度呢?

大概3年前吧,在海參崴,一輛二手豐田陸地巡洋艦,右舵車價格差不多150萬盧布,左舵車要便宜好幾十萬盧布,按當時的人民幣匯率來算,差不多3、4萬塊錢的樣子!

差個將近20到30%的樣子!

之前的這種怪現象,說明什麼呢?

過去很長時間,在俄羅斯市場,日本車的口碑好!無非是他們手頭比較緊,買不起新車,所以對二手車的區別,才這麼在乎!

4

對中國車來說,就麻煩了。

查了一下資料,發現其實中國汽車進軍俄羅斯市場,時間挺早的:2004年。

差不多20年前。

但成效呢?

實在不怎麼樣,花了9年時間,到2013年,銷量才勉強破10萬輛大關。

因為當時俄羅斯人更偏愛歐美日韓的車,對中國車實在沒啥感覺。

但為啥突然一下子,事情就改變了呢?

去年俄烏戰爭爆發,當時拜登嘶聲力竭,西方國家一湧而上,對俄羅斯發動了瘋狂的制裁,然後就像政治站隊一樣,一堆堆的西方汽車企業,紛紛宣佈退出俄羅斯市場!

雷諾;

豐田;

現代……

俄羅斯人剛開始,有點傻眼。

因為它的汽車工業,對國際供應鏈的依賴,實在太強了,很多關鍵零部件要靠西方供應,自產自研能力很差,結果剛開始時,俄羅斯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比如說產的汽車沒有ABS、沒安全氣囊什麼的。

然後他們就改主意,準備試試中國車。

結果試了之後,就兩個字:真香!

然後就是各種爆買,現在不少俄羅斯人改變對中國車的看法,覺得挺好的,開著也挺時尚的!

5

到什麼程度呢?

俄羅斯人是這麼統計的:一年多時間,中國汽車在俄羅斯的市場份額,從7%暴漲至49%,今年1到6月,俄羅斯就從我們這裡進口汽車,超過37萬輛,狂增622%!

然後就輪到美國、歐洲和日韓的汽車公司傻眼了:這不是白白地,把一個1.5億人的市場,送給中國嗎?

前段時間,連德國汽車工業協會都忍不住說了這麼一句話:我們正在失去競爭力。

但就這樣嗎?

別忘了,還有中亞那五個斯坦國!

之前的蘇聯加盟共和國!

總人口有7400萬!

因為歷史原因,只要俄羅斯那邊說好用,它們用不了多久,也會跟著買!

這些地方之前也挺喜歡用日韓車的,現在據說用了我們的車後,當地稍微有點錢的,都嫌棄起它們來了:這些是什麼東西啊,坐墊是人造革的,前板是塑料的……

然後就是基本結論:還是中國車好。

怎麼說呢?

現在差不多可以下這個斷言了:別的地方不敢說,但俄羅斯和中亞,甚至前蘇聯那一塊,估計歐美日韓的車,市場可能要丟了!

6

甚至還可以更激進一點:未來不用十年,個人估計七八年就夠了,我們所有人將會看到日本汽車產業因為性價比不行,技術落後於時代,是怎麼一步步走向崩潰,不論是在中國,還是至少在亞非拉市場,逐步地被掃地出門。

這對日本來說,絕對是大事!

因為在日本,汽車產業和關聯產業佔製造業的約40%,而製造業又佔日本GDP的約20%,這合過來一算,就會發現:日本和汽車相關的製造業佔,佔了它GDP的將近10%!

但這裡,僅僅說的是製造業。

汽車工廠的工程師、銷售人員、工人,拿了工資,會去購物、度假,還有各種消費,又能拉動起各種服務業,估計又佔日本GDP的約20%。

怎麼說呢?

隨著日本汽車工業未來的崩塌,它的GDP將會因此,跌去30%!

這數字,就很不得了!

7

再來說第二件事:日本的另一個支柱產業,也就是造船業,現在也正在崩塌中。

比如說剛剛出爐的今年前10個月的造船行業數據,日本都不是很妙,尤其在新接訂單方面,無論載重噸還是修正噸數字,都不好看,中國佔比都超過全世界的60%。

要知道:日本造船業,可是很了不得的,它在1956年,就超過英國,之後盤踞在造船業世界第一的位置上,總共有47年之久!

直到2003年,才被韓國奪走第一!

日本的造船業,現在到什麼程度呢?

就說一件事好了:去年1月12日,日本佐世保重工舉行了一個很特別的儀式。

最後一艘新造船的命名交付!

為希臘人造的。

82000載重噸。

這艘船交付之後,佐世保重工近百年的船舶建造史,也就此正式落幕。

這家造船廠,曾經建造和改裝了二戰中的很多著名軍艦,像日本航空母艦「加賀」號,還有一堆驅逐艦、巡洋艦什麼的,二戰後改成民用造船廠,結果因為連年虧損,在去年就退出輪船建造行業了。

這些還都是日本的優勢產業。

其它產業更是一言難盡了。

比如說電子產業,也曾是日本的優勢產業吧,我們小時候,松下、索尼的名頭,是多麼地響當當,等後來會打遊戲,任天堂是多麼有名的存在啊。

但現在,它們也不行了。

我之前說過:去年下半年,日本的電子產品這個領域,首次出現了貿易逆差,差不多是42億元人民幣的樣子。

數字雖說不多,卻能看出頹勢。

8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會說:就算再跌,日本的人均GDP還是在3萬多美元,中國的人均GDP還是在1萬多美元,人家就算是瘦死的駱駝,在人均方面,也比中國這匹馬大!

真是這樣嗎?

不見的。

很多人之前聽過一個名詞:「失去的三十年」。

意思就是說:1980年代,當日本的GDP總量,達到美國的60%左右,美國就開始出手打壓,然後日本經濟從此就止步不前。

很多人看了這段歷史後,會覺得:日本人有那麼點可憐啊!

其實這段時間,日本人過得還可以。

比如說,在2000年,按銷售額來算,全球車企排名前三的,分別是美國福特、德國奔馳、日本豐田;但3年之後,豐田登頂,成為全球第一。

而且在全球各大汽車市場中,除了歐洲市場,在像北美、中國、亞非拉等各個市場,日本汽車都賣得很好。

所以在那段時間,日本經濟雖然「失去」。

但它「失去」的程度卻是很和緩。

從1990年到2021年,差不多30年時間,它的人均GDP一直維持在4萬美元左右;美國從差不多4萬美元,變成快7萬美元。

日本除和美國沒法比外,和其它國家還是能比的。

問題就來了:這種和緩失去的日子,還會持續嗎?

答案是:不會。

未來的10年,對日本來說,將會是崩潰的10年。

9

為什麼這麼說呢?

讓我們回到1867年,當時日本執政的還是幕府,英國人也在日本設了大使館。

英國人當時很生氣。

因為日本幕府和法國人的關係,實在太好了。

在法國人幫忙下,幕府已經修了橫濱鐵廠;橫須賀造船廠的協議早就簽了,還正在執行中;法國人還幫日本幕府,建了個學校,相當於大學的那種。

當時英國公使帕克斯,對日本當時幕府將軍德川慶喜,簡直咬牙切齒,說:他似乎是我所見過最為強勢的日本人,他很可能在歷史上留下印記!

英國大使館的翻譯官薩道義,則四處鼓動,比如說他是這麼給薩摩、長州兩地的人打氣的:革命的時機還沒消失,但如果你們繼續拖延的話,那我們只能跟你們說再見了。

然後呢?

就出現了「倒幕運動」,英國支持的日本地方武裝,向日本幕府進攻。

當時的幕府,剛開始還想抵抗到底,但帕克斯,也就是那個英國公使立即跳了出來:為了你和你家族的安危,建議你最好不要抵抗到底。

英國那時是世界霸主啊!

德川慶喜知道自己根本得罪不起,就只能乖乖地交出權力,然後背了個「閉關鎖國」的罵名,悄然地退出了歷史舞台。

英國人為啥要這麼幹?

因為它看上了日本,英國希望它北面能頂住俄羅斯,西面能控制住我們。

簡單來說,就是英國人希望日本人能當它的一個小打手。

除此之外,英國人還希望日本扮演另一個角色:中端產品生產國。

簡單來說,就是當英國的苦力。

大致是怎麼一種操作模式:英國轉移給日本一些技術,日本自己生產一些原材料,再想辦法進口一些原材料,然後生產出產品來,有些用來服務英國的戰略目的,有些則供英國消費。

但這種操作,後來崩了。

因為歐洲打一戰了,德國人攻勢太猛,英國人沒力氣拉住狗鍊子,結果日本就開始亂走,最後的結果就是:英國在東亞的殖民體系,被日本搞得乾乾淨淨。

甚至還搞出了珍珠港事件!

二戰後,美國控制了日本。

美國人思考了一陣後,決定:日本人啊,你還是得扮演原來的角色!

10

什麼角色呢?

一還是打手:你得北面能頂住俄羅斯,西面能封住中國。

二還是苦力:美國轉移給日本一些技術,日本建立工廠,再幫它進口各種原材料,然後生產出各種產品,供給美國消費。

當然,這中間有個過程。

比如說1947年之前,當時美國因為二戰時,被日本咬了一口,覺得挺疼的,尤其是麥克阿瑟,菲律賓被日本人打得很慘,對日本挺狠,所以他和他的一幫人,發了狠心,一定要把日本工業拆個七七八八,讓它變回農業國。

但當時美國國務卿馬歇爾不肯,說日本這國家,地理位置挺重要,潛力挺大,是全世界的幾個工業中心之一,必須得用起來!

所以他趕緊叫麥克阿瑟不但要停手,還要把日本的工業,逐步給恢復起來。

沒過多久,日本的運氣就來了:

先是朝鮮戰爭,日本人忙著造武器、提供各種後勤物資,狠狠地賺了一票錢外,工業還大發展,這叫「特需景氣」。

然後又趕上越南戰爭,美國人先開始間接介入,1965年直接介入,日本人又是忙著造武器,提供各種後勤物資,又賺了一票。

這中間,日本人還得賣苦力,給美國人造各種消費品。

於是就發達起來了。

這些,就是之前日本為啥能經濟「崛起」的真相。

怎麼說呢?

日本經濟崛起,是建立在東亞大陸戰火紛飛,老百姓肝腦塗地的基礎上的。

但等到戰火停下來,日本經濟會變成什麼樣呢?

11

這時,我們就看到了日本「失去的三十年」。

這三十年,日本為啥會失去?

原因很簡單:你的一切,都是美國給的,美國當然也可以隨時把它收回。

美國隨時可以掐斷日本的技術供應,打斷日本的技術升級,讓日本跌回原形。

但那些年,美國還需要日本當苦力,給它生產消費品,日本還有一點甜頭。

但現在一切都變了。

一是中國已經開始產業升級了,而且規模極其龐大。

美國人還沒法控制。

因為日本是小國,能源、原材料和糧食什麼的,基本全靠進口,生產出來的產品,如果美國人把市場一堵,它整個經濟就會立即翻白眼。

我們則是大國:能源、原材料和糧食方面,基本可以實現自給自足。

石油、天然氣雖說要進口,但這是在正常情況下,如果遇到不正常的情況,我們靠著龐大的煤炭儲量,也能頂得住。

至於市場,我們目前已經全球最大,這塊美國人根本拿我們不住。

我們產業升級,肯定吃掉日本人之前的產業地盤,上面說的汽車、造船和電子產業,其實就是一個個正在進行中的領域。

怎麼形容這種狀況呢?

我們正在自下而上,發動攻擊!

但在另一個方向,還有一家也在發動攻擊!

誰呢?

美國!

這些年,它才發現自己去工業化太厲害了,所以急著想要再工業化。

怎麼再工業化呢?

搞我們是不行的。

那就是只能吃這些小弟了:歐洲、日本、韓國。

它們還不敢不答應!

這是自上而下,發動攻擊!

於是我們就看到這麼一個現象:在中美的上下夾擊下,日本、韓國和歐洲,一個一個的優勢產業走向潰敗:汽車、造船、半導體等,並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正在快速衰敗中!

12

到這裡,就能看出現在世界的整個形勢了:

俄羅斯正在完成能源流向,由西向東地大切換;

我們在產業升級並接收一部分歐洲日韓的轉移;

美國人拿走歐洲日韓的高端產業,還用金融,把它們埋在最底層的韭菜根,都收走了。

存量互殺!

到這裡,就可以來個總結了。

還是我之前說過的那個觀點:日本經濟的崛起,只是在各種條件下,歷史很偶然的巧合,但是這種情況不可能永遠持續,它會回到它原來的樣子。

它最終還將會是那一堆小島:經受著颱風地震的不斷侵襲,在寒風淒雨中苦苦掙扎。

所有命運的饋贈,都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

相關消息來源均來自官方媒體。■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