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的博弈:美國為何搞不定胡塞武裝

貓哥的視界

最近,中東問題的焦點就是胡塞武裝對紅海的封鎖。

掐斷蘇伊士運河,已經嚴重挑戰了美國全球霸權,對此,美國發起了「繁榮衛士行動」。

聯合了十幾個國家組成護航聯盟,為過往商船提供護航,以應對也門胡塞武裝的襲擊。

按照以往的經驗,對於這種地方武裝,美國從來都是懶得廢話直接一巴掌就拍死的。

不過這次,美國的表現卻很是曖昧,不僅未穿過曼德海峽進入紅海,也沒有主動向胡塞武裝的發射陣地發起攻擊。

對於一支小小的地方武裝,美國為何如此顧忌?

1、曖昧的歐洲和中東

我們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蘇伊士運河被掐斷,哪些國家利益受損?

第一是以色列,第二是埃及。

畢竟一個面臨物資供應危機,另一個失去了寶貴的過路費財源。

除了以色列與埃及,歐洲和中東產油國也是受害方。

歐洲不用說了,穿越蘇伊士運河的紅海航線是連接歐亞大陸的最短航線,通過這條航線的運輸量佔全球海上運輸總量的12%。

歐洲需要的石油、食品、家電、服裝、消費品、化學品等等都依賴蘇伊士運河運輸。

如果蘇伊士運河被掐斷,那麼歐洲的零售業、製造業、能源業都受到嚴重影響。

更不要說馬上入冬了,歐洲獨門獨戶的家庭都喜歡用柴油自採暖。

現在德國的柴油價格已經漲了13%,相比前年冬天已經翻了一倍多,很多家庭都叫苦不迭。

產油國同樣不爽。

蘇伊士運河受阻,中東石油向歐洲的運輸通道也被掐斷,繞好望角不但費時費力,而且運輸成本也大幅度上升。

所以,胡塞武裝對整個紅海的封鎖,對歐洲和中東產油國都是不利的。

這樣一來,就給了美國組建多國護航聯盟的契機。

美國這麼做,有兩點好處。

第一是救以色列於燃眉之急。

以色列其實不太依賴蘇伊士運河,其港口聯通亞洲的有埃拉特港,聯通歐洲的有海法港。

但問題在於,亞洲的船去埃拉特港,也要經過胡塞武裝的封鎖區域!

聯通歐洲的海法港呢?又無法提供以色列需要的糧食、石油和商品。

如果亞洲的船要去海法港卸貨,就要從好望角繞到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然後抵達海法,這一路程比歐洲通往亞洲的航線更遠!

所以,封鎖紅海對以色列造成的損失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加。

以色列媒體報導:「埃拉特市正在崩潰,這個城市定居者人數從7萬減少到3萬,旅遊業、貿易和港口完全停止,許多人失去了工作。」

如果封鎖持續,以色列的石油、糧食和商品供應中斷,以色列內部可能就要出大亂子。

這就是美國組建護航聯盟的表面上的理由。

第二是試探相關國家態度。

我們都知道,美國這些年,正在把戰略重心從中東往東移動,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希望看到自己在中東的影響力衰退。

所以,胡塞武裝一襲擊,美國就出來說護航了,還要組建護航聯盟,邀請歐洲國家、阿聯酋、沙特參與。

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試探關聯各方態度,看看相關國家態度?願不願意在美國的大旗下作戰?

畢竟,護航聯盟涉及一個指揮權的問題,把軍艦交給美國指揮,這在政治上象徵意義可不小。

另一方面,尋找買單對象。

當年在海灣戰爭中,美國拼湊了38個國家組建聯軍,直接花費大概960億美元,而當年美國軍費也就700億美元,完全是不夠的。

但仗打完之後,美國只承擔了其中的20%,也就是190多億美元,那麼剩下的770億,60%由沙特、科威特和其他海灣國家承擔,日本、聯邦德國等國家則承擔其餘的20%。

這一次,美國再次故技重施,要拉攏20個國家組建護航聯盟,把歐洲和中東國家都拽上了,其實意思也很明顯:

打仗就要花錢,打擊胡塞武裝不能是美國頂在前面做冤大頭,歐洲、中東產油國必須為此買單!

從邏輯上來講,美國這個提議是有道理的。

歐洲和中東產油國都是蘇伊士運河斷航的受害者,那麼護航之後對他們有利,讓他們出錢出人出軍艦,似乎也沒問題。

畢竟,獲取了利益,就要付出代價嘛。

但有意思的是,歐洲和中東的態度,大跌美國人的眼鏡。

法國國防部表示,法國將支持確保紅海及周邊地區航行自由的行動,但「法國軍艦將繼續由法國指揮」。

意大利國防部表示,意大利海軍將派遣一艘護衛艦前往紅海,但這是意大利本國現有行動的一部分,與美國主導的「繁榮衛士」聯盟無關。

西班牙國防部表示,西班牙只會參加北約領導的任務或歐盟協調的護航行動,不會單方面參與美國主導的紅海行動。

這話的意思是,護航可以,但不加入護航聯盟。

這樣不僅行動更自由,而且不用分攤未來美軍與胡塞武裝衝突的軍費。

荷蘭和挪威就更糊弄了,荷蘭表示將派遣兩名參謀人員,挪威表示將派出10名海軍官員參與護航行動。

這麼算起來,整個歐洲,只有英國宣佈將派遣「鑽石」號驅逐艦參加護航聯盟。

至於中東國家那邊,答覆就更過分了。

僅有巴林一國宣佈參加「繁榮衛士」,沙特和阿聯酋都明確表示,對參加聯盟不感興趣。

很明顯,歐洲與中東都把美國當做冤大頭,有事你美國去扛好了,我們道義上支持你,但別指望我們會參與實際行動。

明明護航對歐洲和中東國家都有利,為啥中東國家和歐洲都不感興趣呢?

各有各的原因。

中東國家冷淡的原因,和中東和解大形勢有關。

2023年,在東方大國調解下,沙特和伊朗實現了和解。

還通過情報對賬明白了很多誤會,明白了很多敵對事件都是有人挑唆,雙方不應該再對抗。

可胡塞武裝的後台是誰?

伊朗啊!

在中東和解的大背景下,雙方剛剛握手言和,沙特又怎麼會加入一個打擊胡塞武裝的聯盟去?

而且,胡塞武裝手中有政治大義,其封鎖紅海是為了打擊以色列。

沙特雖然也利益受損,但在這種形勢下,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歐洲那邊呢?小算盤也打得嘩啦啦直響:

以色列不是美國的親爹嗎?親爹有難,美國你不站出來誰站出來?

歐洲是一毛錢都不願意買單的,有本事,你就別護航啊!

說實話,這也是歐洲的一次小小報復。

畢竟,美國拱火挑起俄烏戰爭,又悍然炸毀北溪管道,直接讓歐洲大出血。

現在逮上個機會能讓美國吃癟,歐洲心裡也是暗暗稱快的。

2、不聽話的以色列

以色列是美國親爹不假,但是這個親爹卻讓拜登政府非常膈應。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巴以衝突爆發後美國的態度,就會發現,近段時間,美國的立場已經悄悄開始「轉彎」。

巴以衝突爆發之初,拜登連續兩次發表了講話。

不僅代表美國政府,表示全力支持以色列的自衛權,而且在第二次講話中,直接將巴勒斯坦人發動的襲擊稱為「可怕的恐怖主義」。

在講話中,拜登一點也不像一個老年痴呆,而是神情激動,彷彿他自己就是以色列人一樣。

隨後,他派遣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前往以色列與以色列軍方進行接觸和溝通。

訪問期間,布林肯還肉麻地說,「我們將永遠,陪伴在你身邊。」

美國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先後派出兩支航母戰鬥群給以色列壓陣,震懾反以力量。

然後給以色列送去大量軍援(挪用烏克蘭的),還在聯合國阻撓通過各種對以色列不利的提案,擺出一副赤裸裸偏袒以色列的姿態。

在美國袒護下,以色列愈加肆無忌憚。

一方面,以色列從國防部長到總理,從財政部長到議員,都在一個勁地放狠話。

「沒有一個無辜的加沙人」、「我們解除了士兵的戰爭責任」,甚至連核平加沙的話都說出來了。

另一方面,以色列在加沙大打出手,對加沙平民實施無差別打擊,先後屠殺加沙平民幾萬人,其中兒童就超過6000。

以色列對加沙平民的屠殺不僅引發了國際輿論的集體憤慨,而且也讓拜登政府承擔了越來越大的壓力。

明年就是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基本盤是左翼美國人,加沙地區平民慘烈的傷亡是左翼美國人難以接受的。

現在左翼美國人已經公開號召不要投票給拜登。

目前拜登的支持率節節下降,目前跌到37%,是任期最低點。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拜登大概率會輸掉2024年大選。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拜登政府與以色列當局分歧越來越大,美國批評以色列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比如拜登表示,以色列針對加沙的「無差別」轟炸正導致其失去支持,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應當做出改變。

布林肯還親自訪問以色列明確要求不要大規模攻擊加沙南部地區。

當以色列國防部長聲稱未來軍事行動會持續幾個月時間時候,布林肯毫不客氣直接回懟,我不認為你有足夠的時間額度!

結果雙方大吵一頓,不歡而散。

從目前來看,雖然拜登政府反復給以色列施壓,但是以色列依然我行我素,對加沙的攻擊一直沒有停止。

拜登政府被以色列綁架,卻毫無辦法。

正當不可調和的美以矛盾陷入僵局的時候,現在胡塞武裝跳出來了!

胡塞武裝表示,只要以色列一天不停火,那麼胡塞武裝對紅海開往以色列的商船攻擊就一天不停止,這實際就是掐斷蘇伊士運河。

所以,如果單純從敦促以色列停火這一角度來說,美國和胡塞武裝的訴求是基本一致的!

其實這也不奇怪,哪怕敵對的雙方,在遇上符合雙方利益的事件的時候,也是會默契合作的。

第一次蘇伊士運河危機期間,雖然美蘇正鬥得凶,但它們卻默契地聯合施壓英國,迫使英國放棄佔領蘇伊士運河,實現了雙贏:

蘇聯幫助埃及重新奪回了蘇伊士運河的控制,而美國則成功限制了英國重新建立殖民地體系的努力。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雖然美蘇兩國在冷戰中是競爭對手,但他們也明白合作對於一些共同的目標是必要的。

具體到胡塞武裝封鎖紅海這件事上,也許美國和胡塞武裝並沒有直接的溝通渠道,封鎖行為也未必是美國和胡塞武裝提前串通好演的雙簧。

但這不影響美國和胡塞武裝為了同一個目標,進行一種「默契的合作」。

畢竟,站在美國的立場,既然正常的施壓以色列不聽話,那麼通過胡塞武裝的持續打擊,給以色列施加巨大的經濟壓力反而有利於促進以色列停火。

在這種情況下,適當縱容胡塞武裝,曲線救國,盡快促成以色列停火,對於拜登明年的大選是有利的。

所以,目前美國對胡塞武裝「綏靖」和「縱容」的直接原因有兩個:

——直接利益受損方(歐洲、中東)躲在一邊看風色,把美國架在火上烤,讓老美當冤大頭意圖十分明顯;

——胡塞武裝對以色列的經濟打擊有利於拜登政府實現自己的政治意圖。

正是因為各方勢力相互制約牽制,才讓小小的胡塞武裝,敢於肆無忌憚切斷蘇伊士運河,鬧出一個能影響世界的巨大動靜。

3、美國的應對與劫爭失敗

從10月初巴以衝突爆發以來,美國戰略決策一直很清醒的——

任何時候,中俄(特別是中國)才是美國全球最大的戰略競爭者與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在中東與胡賽甚至伊朗大打出手,深陷中東並不符合美國的全球戰略。

所以,在巴以衝突爆發後,美國在全球兩個熱點地區表現截然相反。

在中東,美國非常克制,對於反美武裝的各種挑釁與攻擊,基本就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但是在中國南海,美國卻百般挑唆菲律賓對我們進行碰瓷搞事,就等著中國開了第一槍,然後美國找藉口下場。

為了給菲律賓壯膽,12月10日,美國國務院發表正式聲明:

對中國在黃岩島和仁愛礁附近海域採取的執法措施妄加指責,並威脅稱《美菲共同防禦條約》適用於南海。

這個條約講了啥?

其中關鍵的一條是這樣說的:

「對任何一方的武裝攻擊被認為是,攻擊任何一方的宗主領土或領地、管轄島嶼的領土或領地,以及在太平洋的武裝力量、公共性質的航海器或飛行器。」

也就是說,不僅攻擊那艘擱淺破船上的菲律賓軍隊等於武裝攻擊,就連攻擊菲律賓的海警船、公務船、公務飛機,也屬於武裝攻擊,在共同防禦範圍內。

但問題在於,中國海警和菲律賓的公務船在南海的衝突隔三差五就發生,中國海警也是有槍有炮的,指不定哪天,雙方就擦槍走火了。

顯然,美國宣佈《美菲共同防禦條約》適用於南海,就是為擦槍走火後,美國軍事介入提前做好法理依據。

美國為啥突然要在南海搞事呢?

簡單來說,就是用南海的水,滅巴以的火。

拜登政府的意圖是這樣,支持以色列是美國的政治正確,但這只是美國部分精英階層的政治正確。

要擺脫這個政治正確需要更大的政治正確,在現在的美國,還有什麼政治正確,比反華的政治正確更大呢?

所以,如果中國在南海與菲律賓發生軍事衝突,美國將中東地區海空兵力抽調一空,在國內是不會有太多阻力的,畢竟這是對付中國這個最大的敵人。

有人可能不理解,在現在這個當口,和中國爆發軍事衝突,真的就符合美國利益嗎?

其實吧,這就有點小看美國人玩文字遊戲的能力了。

《美菲共同防禦條約》是1952年也就是朝鮮戰爭的時候簽訂的,當時主要是為了應對蘇聯,所以其條款非常含糊。

比如《條約》規定:如果菲律賓領土或佔領下的菲律賓受到武裝攻擊,美國將予以軍事支持。

但問題在於,啥叫軍事支持?

直接下場攻擊中國是軍事支持,給菲律賓物資也是軍事支持,甚至在菲律賓增加駐軍也是軍事支持。

其實這種「共同防禦條約」這種頗有彈性的表述,一方面,給了美國介入一些突發事件的藉口,另一方面,其模糊的表述也能防止一些國家瞎搞把美國拖下水。

所以並不是說,一旦中菲衝突美國就會一定攻擊中國,美國的反應,大概率還是把兵力調集南海,再玩一次南海對峙。

然後回去得意洋洋地宣佈「嚇阻了中國的行動」,「保衛了菲律賓的自由」。

給國內和菲律賓都有交代,也不用承擔什麼大的戰爭風險。

所以,一旦中方在南海對菲律賓動手,那麼對於拜登政府意味著解脫,就可以堂而皇之將自己大部分兵力從中東抽調出來,跳出中東這個泥潭。

所以,11月之後,如果我們把全球比喻成圍棋棋盤,中美這兩個棋手展開一場大規模的劫爭。

美國在南海找劫材,而在中東,各種反美武裝花樣百出攻擊美軍,相當於在中東幫我們找劫材。

然後這期間,又發生三件大事。

事件1,12月份,網上流傳了一個雷達氣象圖和兩架飛機的應答機位置圖。

從圖上來看,運-8電子戰機和美軍一架EP-3E電子戰機,在南海進行了被網友們戲稱為「電子競技」的電子鬥法。

然後廈門的一個氣象雷達站無辜躺槍了,雷達上都是雜波,根本沒法準確預報天氣。

當然,這是網傳的消息,是真是假,不得而知。

不過12月20日,美國宣佈,美軍卡爾·文森號航母上VAQ-136電子攻擊中隊指揮官威廉·庫爾特中校被解除職務,理由是「對他的指揮能力失去信心」。

這位中校是2023年1月才擔任指揮官的,快一年了,美軍都沒「對他的指揮能力失去信心」,卻在卡爾·文森號航母進入南海一周後,突然「對他的指揮能力失去信心」了?

這時間點讓人浮想聯翩啊!

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威廉·庫爾特中校被解除職務,和運-8電子戰機和EP-3E電子戰機鬥法有關,畢竟庫爾特手下管的是EF-18,而不是EP-3E。

很多人猜測他可能是指揮EF-18同我軍殲-16D對抗時敗落了,導致航母防禦出現空檔,才被解職的。

但不管是EF-18還是EP-3E,我們都可以基本確定,美軍在電子對抗中吃了大虧,才選擇換人的。

這樣一來,就給了美國介入南海的打算敲了當頭一棒。

事件2,中國增兵美濟礁。

12月4日,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吉福茲」號擅闖仁愛礁幾個小時後,有西方商用衛星過頂南海,拍下了一張新衛星圖。

發現在距離仁愛礁約40公里遠的美濟礁,出現了1艘052D驅逐艦。

除了這艘052D,碼頭上還有1艘056A型護衛艦以及大量的漁船。

這應該也是外界首次在美濟礁碼頭上,發現052D型驅逐艦的身影。

派遣052D這樣的新銳主力艦前往美濟礁,顯然是和南海緊張的局勢有關。

當然,052D是為了壓陣的,真正衝在一線和菲律賓PK的,是海警和漁船。

沒錯,你沒看錯,就是漁船。

根據AIS信號,已經有20多艘漁船,把仁愛礁的礁盤礁門給堵了,菲律賓就算想衝擊潟湖,也要先闖過漁船的連鎖陣啊!

這樣一來,球就到了菲律賓手裡。

不硬闖吧?闖不過去。

但硬闖吧?肯定要和中國漁船發生衝撞和衝突。

中國漁民人多勢眾,打起架來菲律賓肯定吃虧。

但因為出手的是漁民,頂多算是民間糾紛,根本不符合《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中的「武裝攻擊」。

美國就算想介入,也沒法說漁民手中的魚叉是「武裝攻擊」吧?

美國通過中國的部署也看明白了,軟的硬的中國都準備好了,自己想通過挑唆菲律賓出頭的計劃,注定要失敗了。

事件3,胡塞武裝以打擊以色列為名,切斷了蘇伊士運河,對美國全球海權製造了「巨大威脅」。

三件事件疊加影響,美國也不得不認輸,打劫失敗(其實也可以認為美國在南海耗盡了劫材)。

讓「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帶領的第一航母戰鬥群放棄在菲律賓和南中國海的任務,放棄監視和糾纏了幾個月的南海,灰溜溜的調往中東,只留下菲律賓小馬科斯在風中凌亂:

大哥,你走了我可怎麼辦?

然後我們就發現菲律賓的風向急速轉彎。

同一天,菲律賓總統聲稱,菲中關係走錯了方向——這其實就是公開承認,菲律賓前段時間在仁愛礁碰瓷是錯誤的。

12月20日,菲律賓外長請求與王毅外長通話,低頭認錯的意味十分明顯。

中國是很講究得饒人處且饒人的,所以王毅還是厚道的接了菲律賓外長的電話,王毅告誡菲律賓:

中菲已經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面臨何去何從的選擇,菲方務必要謹慎行事……

說兩國關係站在「十字路口」,那毫無疑問,情況已經非常緊急。

走正路萬事大吉,走邪路那就是一場災難。

雖然菲律賓總統還在嘴硬,聲稱要「獨自」解決南海問題。

但是很快,人民日報罕見地發表了《無視中方善意和克制的南海挑釁行徑極其危險》的文章。

12月2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回答路透社關於人民日報這篇文章的提問時,毫不客氣地指出:希望菲方懸崖勒馬,不要在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

請注意這個成語:懸崖勒馬。

我們都知道,中國含蓄的警告用語體系中,有三個級別。

第一級別是「勿謂言之不預」,基本上相當於戰爭宣言;

第二級別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基本相當於最後通牒;

第三級別就是「懸崖勒馬」,意思是最後警告。

用大白話描述就是,你們長點記性吧,都被美國人賣了兩次了,事不過三,如果未來再來生事就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然後菲律賓那邊徹底不吱聲了。

4、侵蝕霸權根基

美國對胡塞武裝不得已的縱容,實際侵蝕的是自己的霸權根基。

那麼,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的西進部署,能解決紅海斷航問題嗎?

很難。

那為啥還要讓航母過去呢?

很簡單,因為用驅逐艦防空太貴了。

根據美國國防部官員的透露,在紅海護航行動中,美國海軍的「宙斯盾」驅逐艦成功擊落了大量胡塞武裝的自殺式無人機和反艦導彈。

聽起來似乎顯示美國很牛,但實際上,美國虧大了。

由於末端的近防炮射程只有2000米,是最後一道防線,一般情況下美國是不敢把目標放到近防炮射程內的。

所以對於胡塞武裝無人機遠遠就要用導彈打掉,但防空導彈太貴了。

一枚「標準」-2防空導彈的價格在120萬到210萬美元之間,ESSM改進型「海麻雀」艦空導彈的成本為246萬美元,「標準」-6艦空導彈的價格更是高達437萬美元。

胡塞的自殺式無人機才多少錢?

便宜的500美元,貴的2000美元。

雖然射程極為有限,但曼德海峽本身就很窄,最窄的地方只有26公里。

這也就決定了胡塞武裝的自殺式無人機根本不用像廉價的小摩托無人機那樣飛上千公里,只需要擁有30公里航程就夠了。

這樣一來,美軍消耗大量防空導彈無疑是一種虧本的買賣。

前五角大樓和中央情報局官員米克·馬爾羅伊表示:

「這很快就會成為一個問題——即使我們全部擊落來襲的導彈和無人機,對他們(胡塞武裝)也是有利的。」

況且,「伯克」級驅逐艦的垂直發射單元只有96個,且不全都裝備防空導彈,還需要裝備對陸的「戰斧」導彈和「阿斯洛克」反潛魚雷等。

這就意味著,如果胡塞武裝一次性釋放100架以上的無人機,美國軍艦可能就捉襟見肘了。

多虧胡塞武裝還算是克制,從來不對貨輪發起飽和攻擊。

但如果哪天默契沒有了,胡塞武裝開始漫天撒這種便宜的無人機,美國咋辦?有沒有那麼多防空導彈?

所以,美國只能動用航母,用航母上的艦載機,長時間滯空進行巡邏。

發現無人機後用機炮和近程空空導彈擊落,這樣雖然仍然不太划算,但總體上來說比艦空導彈便宜多了。

儘管如此,美國仍然處於一種被動防禦的狀態,如果不主動轟炸胡塞武裝,恐怕紅海的威脅難以解除。

不過也許美國也沒想著快點解除紅海危機,畢竟美國還指望胡塞武裝的斷航行動逼以色列停火呢!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以色列的確有頂不住的跡象,也許胡塞武裝再逼一逼,以色列就要停火了。

軍事上,以色列雖然圍困了加沙城,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混亂的街巷給以色列的作戰行動帶來了相當大的麻煩,哈馬斯可以從任何地道口潛入北部進行突擊。

造成南部交火,北部也交火的局面,讓以色列捉襟見肘。

最近,長期被譽為以軍精英的以色列國防軍第1旅「戈蘭尼旅」,就在加沙遭受了巨大損失,連旅長都陣亡了,不得不撤出休整。

經濟上,已經有300名經濟學家開始警告以色列政府。

這次的加沙戰爭不僅損害了以色列的國際地位,破壞了猶太人的聲譽,最主要的就是以色列要是持續打下去,必定會發生一場毀滅性的經濟危機。

畢竟以色列這樣的國家,小國寡民,人口少,戰爭潛力有限,注定打不了持久戰。

等外來商品受限於紅海封鎖無法進入(或者需要很高成本才能進入),經濟如何運轉?

政治上,以色列也開始內訌。

最近以色列最高法爆出要推翻內塔的司法改革,以色列內部呼籲內塔尼亞胡辭職的聲音也此起彼伏。

《以色列時報》稱,70%的以色列人認為內塔尼亞胡應該辭去總理職務。

以色列主要反對黨領袖拉皮德也要求內塔尼亞胡辭職,並稱:「戰時換總理固然不好,但現任總理留任,情況將更糟。」

雖然內塔尼亞胡拒絕辭職,但這也說明內塔尼亞胡在政治上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

12月20日,以色列請埃及情報負責人阿巴斯·卡梅勒出面,與哈馬斯談判,希望一周停火以換取人質,但被哈馬斯無情拒絕了。

前一陣以色列還嚷嚷著踏平加沙呢,現在卻主動提停火了,說明以色列對加沙的打擊已經難以為繼了。

可以預計,在各方面壓力下,加沙戰事將在近期結束,然後在各方斡旋下,胡塞武裝撈取足夠的好處之後,蘇伊士運河有望恢復通航。

但是,即使未來蘇伊士運河危機解除,本次胡塞武裝封鎖紅海事件對美國全球霸權卻是一場重大打擊。。

美國全球霸權,首先就是制海權,就是對全球最為重要的水道的絕對控制權。

但是呢?

世界各國看到的是,美國天天嚷嚷自由航行,結果一支小小的胡塞武裝跳出來,封鎖紅海。

然後美國卻什麼也不敢做,只能拉著一大票國家組建護航聯盟,指望靠著人多勢眾嚇退胡賽。

出來混什麼最重要?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

結果現在胡塞武裝連美國軍艦都敢打,而美國卻不敢有任何反制,這就徹底破了美國金身。

畢竟,美國連最為重要的黃金水道的自由航行權都無法保障,那麼誰會認美國的霸權?

對於縱容胡賽的壞處,美國知道麼?

當然知道。

但是因為各方面勢力的制約掣肘,以色列的不聽話和美國戰略重心的東移,導致美國不得不放縱胡塞武裝,這就是美國應對胡塞武裝這麼膈應原因。

最近,美國又對胡塞武裝出台了新政策:

一邊以不干涉也門持久和平的籌碼勸說胡塞武裝放棄對紅海攻擊;

另一邊又放出風聲說美國正在考慮向也門胡塞武裝雷達設施發動打擊的可能性。

這種打又沒法打,妥協又沒法妥協狀態,恰恰反映了美軍深陷中東被架在火上烤的無奈。

有1就有2,有了胡塞這個榜樣作用,未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反美勢力,跳出來給美國上眼藥找麻煩。

那麼,美國全球霸權將面臨更大的危機。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西方雙手給我們送上一個上億人口市場以及豐富能源。

那麼巴以衝突擴大化,未來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呢?■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