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北電詐落幕,但先別高興

風雨如歌

2024年1月30日晚間,昆明長水機場,一架中國民航包機緩緩降落在跑道上,機上載著10位特殊的「客人」,分別是白所成、白應蒼、魏懷仁、劉正祥、劉正茂、徐老發和另外4名重要嫌疑人。

這是緬甸方面對果敢詐騙集團重要人員的第二次整體移交,第一次整體移交發生在11月16日,明國平、明菊蘭、明珍珍3名活人和明學昌的屍體被移交給中方。

至此,盤踞緬北多年、禍害國人無數的電詐集團終於被連根拔起,雖然還有白應蘭、魏榕、魏青松、劉積光等4名重要嫌疑犯在逃,但他們絕無扳回此局的可能,未來只能東躲西藏。

這場仗贏得是如此地酣暢淋灕,如此地乾淨利落,以至於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那麼,緬北電詐真的從此斷絕了嗎?

依我看未必,事情還得從2020年的緬甸大選說起。

2020年11月,緬甸舉行了全國大選,這次大選被兩個勢力寄予厚望:西方和緬甸軍方。

此時的緬甸執政黨是全國民主聯盟(簡稱民盟),領導人為75歲的昂山素姬,她在政府中擔任國務資政,相當於總理,總統是同為民盟元老的溫敏。

民盟已經執政了5年,如果再讓他們執政5年,根基將更為深厚,無論是西方還是緬甸軍方都不願意,這裡面西方的態度尤為諷刺。

在昂山素姬和民盟上台前,西方對他們寄予了厚望,昂山素姬不僅在西方國家生活長達28年,嫁了個英國老公,頭上還有諾貝爾和平獎、良心大使獎等一系列西方獎項光環,外界理所當然地認為她必然極度親西方。

西方也對此信心滿滿,相信她上台後會全力配合西方,圍堵中國,那時候的中國輿論場,也對即將上台的昂山充滿了擔憂,2015年11月,昂山素姬和民盟贏得大選,三個月後正式上台。

可上台後的昂山,卻沒有按照西方設定的劇本走。2016年4月6日,昂山上台還不到一周,就公開邀請中國外交部長訪問緬甸,給中國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4個月後的2016年8月,昂山親自率領代表團訪華,翌年5月,昂山來華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當年11月再次訪華,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

昂山和中國的互動日益頻繁,西方終於醒悟過來,她竟然沒打算反華,還想和中國加強合作。

其實吧,緬甸加強對華合作是必然的,畢竟中國的體量就擺在這裡,還是緬甸的最大外資來源國,緬甸不管誰執政,想要發展都離不開中國。

至於美國,緬甸和美國的貿易額常年不足3億美元,和中緬貿易的200多億美元相比,簡直不值一提,說句不好聽的,隔著上萬公里,它能提供幾個子呀?

所以昂山加強對華合作是客觀需求,並不以個人好惡為轉移,可這樣一來西方就不高興了,當初把你扶持上位可是花了很大力氣的,現在投資全打了水漂,這誰受得了,必須給昂山一點顏色瞧瞧。

2017年8月末,緬甸若開邦的羅興亞人恐怖組織突然發動恐怖襲擊,對政府機構和佛教徒大肆燒殺搶掠,緬甸政府軍進行了還擊,擊斃諸多暴徒。

消息傳來後,緬甸民意十分不滿,要求報復羅興亞人的呼聲高漲,許多羅興亞人感到害怕,紛紛逃到孟加拉國,這件事立馬成了西方的好素材。

他們要求昂山素姬譴責政府軍和佛教徒,站到所謂的「人權」一邊,昂山拒絕了,她選擇站在人民一邊,於是針對她的批評打壓雪片似的飛來。

西方取消了先前授予昂山的一系列人權獎項,包括但不限於薩哈羅夫獎、良心大使獎、埃利·威塞爾人權獎等等,甚至考慮取消1991年授予她的諾貝爾和平獎,牛津大學移走了昂山的畫像,多座西方城市取消了她的「榮譽市民」稱號。

昂山對此的回應是「我不在乎獎項和榮譽」。

西方的施壓不僅沒有令昂山屈服,反而令雙方的關係破裂,2018年12月初,緬甸政府成立了「一帶一路指導委員會」,昂山親自擔任委員會主席。

不僅決意對接「一帶一路」,還要親自掛帥?昂山和西方的關係徹底破裂,西方恨的牙癢癢,而收拾昂山的機會很快就來了。

2019年6月,美國多個州相繼出現「白肺病」,而美國官方把這些病例統統歸咎於電子煙,認為都是抽電子煙導致的,不抽就沒事了。

但後來的事實證明,「白肺病」和新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僅僅半年後,新冠席捲全球,給世界經濟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各國為了防疫,經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具體到緬甸,2020年按美元計算,負增長了9.99%。一般來說,經濟下滑,會招致社會情緒的嚴重不滿。

而2020年11月緬甸就要舉行大選,昂山領導的民盟政府應對疫情不力,經濟下滑,得票率大概率要減少,甚至有可能輸掉大選,這一切令緬甸軍方看到了機會。

信心滿滿的軍方,開足馬力為旗下的「鞏固與發展黨」做宣傳。

民盟將計就計,昂山等領導人不斷和緬甸民眾強調,現在鞏固與發展黨佔據優勢,如果你們不投給我們,軍方就要贏得大選,你們怕不怕軍政府回來?怕不怕?

這種策略成功喚醒了許多緬甸民眾的記憶,比起經濟下滑,他們普遍更擔心軍政府,投票熱情被極大激發,11月中旬,投票結果出爐,民盟在聯邦議會共獲得了396個席位,遠遠超過半數,擁有單獨組閣的權力。

而「鞏固與發展黨」僅獲得33個席位,不到民盟的零頭。

大敗虧輸的軍方心態失衡,開始指責選舉存在舞弊,拒絕承認選舉結果,網絡上到處流傳著「緬甸軍方將要發動政變」的消息。

西方則趁機添了一把火,BBC等媒體發文指責選舉存在「根本性缺陷」,理由是羅興亞人跑了幾十萬,這種選舉不符合人權,所以是無效的。

這種說法當然是扯淡,但扯淡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西方的態度無異於鼓勵軍方搞事情。

西方和緬甸軍方向來不對付,但在昂山決意參加「一帶一路」的情況下,西方巴不得軍方政變,讓緬甸亂起來。既然得不到,那就毀掉。

2021年2月1日,由敏昂萊中將領頭,緬甸軍方正式發動政變,扣押昂山素姬、總統溫敏和大批民盟成員。

面對回歸的軍政府,緬甸民意極為憤怒,群起抵制,緬甸全國陷入大亂,參加「一帶一路」暫時是不可能了,而本來就亂的緬北自然也更亂了,也正是在2021年,緬北的電詐出現爆發性增長,從區域性問題變成了全國性問題。

仔細觀察緬甸的兩大電詐中心:果敢和妙瓦底,會發現它們分別位於北部和東南部邊境,緬甸政府對邊境地帶的控制力本就薄弱,政變後更弱了,尤其是妙瓦底,這裡由克倫邊防軍控制,緬甸政府對他們沒有太多約束力。

而且,混亂導致緬甸經濟大幅下滑,2021年GDP負增長高達17.9%,急需搞錢的軍政府也就顧不得合法還是非法了,只要能來錢的項目統統給我上。果敢那些詐騙園區明面上是當地的華人家族控制,其實軍政府少不了在背後抽水。

一個混亂的緬甸合乎西方的利益,中國卻深受其害,不僅大批合作項目停滯,緬北還成了世界級電詐基地,不斷吸中國的血。

如何解決電詐?直接進入緬北執法是不可能的;讓緬甸軍政府交出犯罪頭目?這涉及到軍政府的切身利益,要是沒有足夠的壓力,他們就沒有交人的動力。

從2022年開始,中國不斷向緬北各個家族施壓,要求他們交出電詐份子,佤邦交得最快,果敢卻拖拖拉拉,偶爾交幾個裝裝樣子,實際上不斷轉移電詐人員,試圖掩人耳目。

「10月20日」事件發生後,中國輿論極為憤慨。果敢同盟軍、德昂軍和若開軍瞅准機會,以「打擊電詐」為名展開大規模進攻。

在經過兩個多月的戰鬥後,同盟軍們成功奪回了整個果敢地區,迫使2300多名殘餘緬軍投降,投降名單中包括6名准將,尤其是吞吞敏准將,早前曾因為標誌性的熊貓眼而在網絡上「走紅」。

吞吞敏准將

至此,持續兩個半月的大規模戰事基本結束,同盟軍不僅拿回了整個果敢自治區,還控制了木邦、貴概、勐古,合計四個縣,面積過萬平方公里。

以前白所成們的存在是為了幫軍政府實行代理統治,現在整個果敢都被拿下,短時間內軍政府也沒希望打回去,繼續留著他們毫無意義,交給中國算了。

同盟軍能打贏和中國幫助的關係不大,我們並未提供多少幫助,主要是緬軍自己出了大問題,持續兩個多月的戰事里,緬軍居然沒怎麼增援,顯然不是正常現象。

為什麼沒有增援呢?

在政變前,緬族內部有矛盾歸有矛盾,面對外族人還是一致對外的,緬族本來就在人口和生產力上佔據優勢,只要內部沒分裂,人數不多、各自為政、武器也差的民地武很難打敗他們。

但是2021年的政變讓緬族內部出現了大分裂,昂山和溫敏被扣押後,其餘的民盟人員領頭成立了「民族團結政府」,和軍政府死磕。

在「民族團結政府」的協調下,各地民地武開始改變各自為戰的態勢,立場一致對軍政府。

這次緬軍難以增援緬北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民盟的背書下,沿途其他民地武不斷襲擊緬軍,緬軍又沒有足夠的能力進行大規模空運,再加上同盟軍拿下了關鍵的滾弄大橋,致使緬軍的增援根本來不了。

果敢地區的緬軍遂陷入孤立狀態,「三兄弟聯盟」形成局部以多打少,緬軍硬扛了兩個月後彈盡糧絕,只能投降。

也是因為政變,大批緬族抵制徵兵,軍隊內部的人員不斷叛徒,緬軍編制上有50萬人,其中地面部隊約500個營,但實際不到35萬,據同盟軍反映,有些營甚至只有一百多人。

吃空餉是次要的,畢竟實在招不到人,但比起普通士兵,軍官梯隊的問題更甚,以緬甸最大的軍官培養學校——國防學院為例,以往每年申請入讀者有1.2萬左右,政變後下降到200人出頭,暴跌98%。

國防學院過去的申請人員以軍人家庭子弟為主,現在連他們都不申請了,可想而知緬軍內部的問題有多嚴重,軍心哪能不浮動,所以才會有成建制投降。

不過事情到這裡,各位先別高興得太早。

同盟軍拿下了果敢,卻也得解決財源的問題,電詐沒了,發展什麼替代產業呢?佤邦好歹還有礦,果敢可啥都沒有,只能發展點農業和旅遊業,作為武裝組織,同盟軍有上萬人的兵力需要供養,那幾個錢完全不夠。

別忘了,同盟軍以前搞過販毒,雖然後來禁毒了,但畢竟黑歷史擺在這,要是沒有能來錢的合法產業,搞不好得走老路。

解決辦法不是沒有,分為治標和治本。治標就是通過西進或南下,打下更多地盤。

西進的目標是拿下邊境口岸,尤其是木姐,疫情前中緬邊境貿易每年500-600億人民幣,從木姐中轉的就佔七成,拿下木姐,財源能增加不少。

南下則是攻打臘戍,只要能打下臘戍這座50萬人口的大城(其中還有一半以上是華人),財源會比木姐更大,供養一萬左右的兵力不成問題。

不過木姐的緬軍很頑強,打了幾個月也沒拿下,臘戍則是大城,以同盟軍的疲憊狀態,一時半會不用想。

而且就算都拿下了也只是治標,因為緬軍會不斷地增兵,在巨大壓力下,正常的邊貿難以開展。

所以治標之外還得治本——讓緬甸重新實現和平,不再實施大緬族主義。

如果緬甸能實現和平,對接「一帶一路」,中緬鐵路就能夠開工,讓西南地區獲得一個出海口。看下「中緬鐵路」的規劃就明白了,從皎漂到瑞麗,中間會穿過果敢同盟軍的控制區。

鐵路就是財路,可比邊貿和農產品賺錢多了,同盟軍就用不著搞毒品和電詐了。同時鐵路惠及的不止同盟軍,還有緬甸政府和其他民族。

大家一起坐下來賺錢,打打殺殺少了,需要養的兵也就少了,走歪門邪道的動力就會減弱。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緬甸軍政府的生命線,就是「大緬族主義」。緬軍過去數十年給自己打造的形象是緬族利益的維護者。不搞「大緬族主義」等於要了軍方的命。

西方也不希望緬甸實現和平,他們巴不得緬甸軍政府存在下去,繼續給中國添亂,即使他們和軍政府不對付,但國際關係的決定性因素從來都是國家利益。

印度的存在同樣不可忽略。

皎漂港北邊不遠就是實兌港,印度早就租借了這裡,和中國苦惱於西南地區缺乏出海口類似,印度東北部那幾個邦也沒有出海口,印度的設想是從實兌港出海,這樣一來就和皎漂港形成了競爭。

印度巴不得緬北亂一點,讓「中緬經濟走廊」無法落地,讓皎漂港發揮不了作用,如果有需要,印度會毫不猶豫地支援軍政府。

在這麼多複雜因素面前,緬北問題暫時無法徹底解決。所以儘管白所成落網了,四個電詐家族覆滅了,緬北電詐被連根拔起了,但土壤還在,電詐和毒品依然有重新生根發芽的可能,別急著半場開香檳。

緬甸的問題從來不只是毒品和詐騙等犯罪的問題,犯罪問題只是一個附帶,真正的問題是地緣博弈。緬甸的地緣區位,讓它成為了世界各大政治勢力爭相拉攏、爭奪的對象。

在這場博弈分出勝負前,毒品和詐騙是不會得到解決的,而同盟軍在緬北的獲勝,只能說是這場博弈中的一次小勝罷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