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凱特:日不落的黃昏

風雨如歌

最近,英國的凱特王妃上演了一出「消失的她」,成為了全球的焦點。

凱特是在去年年末入院進行腹部手術的,隨後就再沒有露面過,起初也沒人把事情放在心上,畢竟做完手術要休息一段時間,是再正常不過的,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外界覺得不對勁了。

首先,凱特是個運動健將,大學時曾經是曲棍球隊長,所以過去的形象總是給人一種身體強壯的感覺,比如以前生孩子,都是產後幾個小時就走出醫院了。

這次住院幾個月都沒點兒音信,和過去的形象完全對不上,大家自然懷疑,是不是得了大病。

到了2月末,希臘末代國王康斯坦丁二世的追思會,本來凱特的老公、英國王儲威廉是計劃出席的,還要發表演講,結果他突然由於「個人原因」缺席。

兩相疊加,傳言逐漸就多了起來。

有人說,凱特已經病逝;還有人說凱特撞破威廉和小三約會,兩人吵架過程中,氣頭上的威廉弄死了凱特,還不小心殺死了女兒等等。

面對滿天飛的傳言,英國皇室最簡單的回應辦法,就是讓凱特露面一下,上個電視,開個直播,傳言都會煙消雲散,但皇室偏不,反而接連來了三個騷操作。

第一個騷操作,是在凱特的X賬號上,發佈了一張和三個孩子的合影,但很快,這張所謂的合影就被指出是明顯的P圖,痕跡包括但不限於:夏洛特(紅衣服)的衣服袖口不對、凱特本人的手指過於僵硬等等。

在眾多實錘下,英國皇室不得不承認是P圖。

第二個騷操作,是《太陽報》等英國媒體,在3月16日聲稱在購物中心有群眾目擊到了凱特,但是沒有給出任何的圖片或者視頻。

這就奇怪了,在這個人人有手機的時代,有圖都不一定有真相,何況根本沒圖,再說了,凱特又不是外星人,怎麼還有目擊報告存在?

也許是看到質疑聲更多了,第三個騷操作來了。3月18日,英國媒體放出了一段視頻,顯示凱特笑著走在路上,似乎剛剛購物完的樣子,然而,這段視頻也被指出存在明顯的瑕疵,畫面中的凱特不太像本人,不排除是替身。

而且背景中有些聖誕因素,疑似不是拍攝於近期。

明明這個年代大部分人都有智能手機,凱特隨手在Tiktok上開個直播就可以澄清,而皇室就是不幹,只能說,凱特大概率真的出事了,至於是不是傳說中那麼嚇人,還有待觀察,但可以確定是出了事,並且一定是牽涉到了威廉。

我看全世界媒體對此事的報導,基本是從吃瓜的角度,實際上,英國皇室很清楚,這次的事,絕不是花邊新聞那麼簡單,而是關乎到英國的國運。

在我們印象中,在實行君主立憲制的英國,皇室就是個吉祥物的存在,對於英國的行政體系運作來說,有沒有影響不大。

但對於英國這個國家而言,有沒有皇室就完全是兩個維度了,原因何在呢?首先是皇室對國內的重要性。

英國的正式名稱,叫大不列顛聯合王國,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和威爾士。

英國王室不僅僅是英格蘭的皇室,同時也是威爾士和蘇格蘭的皇室,蘇格蘭國皇的頭銜,就是由英國國皇兼任的。

而威爾士親王的頭銜,則由英國皇室的儲君繼任,現在的威廉王子,頭上就有「威爾士親王」這個頭銜,他老婆凱特的頭銜則是「威爾士王妃」。

為什麼會這麼彆扭呢?

因為英格蘭當年在征服這兩個地方的時候,沒有徹底擺平他們的能力,只是實力上壓制了對方,所以無論是蘇格蘭還是威爾士,都要求保留一定程度的自治,還有本地的政治實體。

理論上,國皇這類頭銜,英格蘭是不會容忍當地保留的,但是實力不夠嘛,所以雙方談判後,商定親王、國皇這些頭銜可以保留,但是必須由英格蘭皇室的人兼任。

這個兼任不是虛的,而是實的,你兼任了蘇格蘭國皇,那你就得幫本地人利益說話,同理,英國皇室也得幫威爾士本地人利益代言。

這樣大家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於是這麼多年來,皇室成為了維繫英國統一的關鍵。

比如蘇格蘭脫英公投最後決定留在英國,其中英國皇室就出了很大的力氣,許多蘇格蘭老一輩響應女皇的號召,決定投票留在英國。

對皇室的認同,是蘇格蘭許多老一輩的觀念,他們雖然不喜歡英格蘭,但英國國皇名義上也是「蘇格蘭國皇」嘛,是自己的國皇。

如果凱特的事真如傳說中那麼勁爆,導致英國皇室聲譽掃地,蘇格蘭的獨立派再趁機來一次公投的話,事情就不好辦了。

威爾士也是同理,威爾士的獨立勢力儘管不如蘇格蘭那邊,但依然是存在的。皇室的影響力一旦遭到削弱,英國的凝聚力就會崩塌,是可以肯定的。

除了維繫國家統一,皇室對英國維持國家影響力也很重要。

如果論綜合國力,英國在今天無疑排不進世界前五,但是英國今天還能位列「五常」,在諸多國際事件中表現活躍,並且政治地位明顯高於國家實力,「英聯邦」的存在是個關鍵。

「英聯邦」現在還有55個成員國,佔全世界國家數量的四分之一還多,而加入「英聯邦」的國家,大部分是奉英國國王為元首的。

所以名義上,英國皇室是世界四分之一國家的元首,連帶著英國的國家地位也提高了,誰見了都得給幾分薄面。

對於「英聯邦」這個身份,成員國內部普遍分為兩派。

親英派認為應該保留,畢竟英國以前的殖民地,親英勢力還是普遍存在的,有些人甚至認為殖民不是壞事,這樣的人也不是一個兩個;

另一派則是本土派,認為應該退出,都獨立多少年了,還待在英聯邦,當初各個殖民地剛獨立,實力弱小,為了不和英國徹底翻臉,才勉強同意加入的,現在還怕個啥?

至於英國皇室,都什麼年代了還玩兒君主制,那是反人類。

大部分「英聯邦」的本土派,在經過這麼多年的發育後,已經壯大了不少,早就看親英派不順眼了,掀桌子的意願強烈,只是缺少合適的理由。

要是英國皇室爆出大醜聞,聲譽掃地,那理由不就來了嗎?

到時候不排除「英聯邦」出現退群潮,導致「英聯邦」徹底完蛋,這對英國的影響力打擊是很大的,沒有了「英聯邦」,英國還想位列「五常」,難度很大,畢竟一個二三流國家是沒資格坐到那個位子上的。

也正是知道自己的事和英國的國家利益強相關,英國皇室才會做出這番有很強遮掩意味的操作,不過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有事。

只不過,這一切在我看來意義不大,終究無法阻止時代的大勢,英國的日益衰落已經是既定事實,沒有凱特的事,也會有別的事,越是下坡路,幺蛾子越多,就像破車,越修故障越多一樣。

以一個島國的身份,建立「日不落帝國」霸權兩百年,又在二戰後靠著和美國的關係,強行續命數十年,享受著和國家實力不匹配的地位和收益,這難道不是一種幸運嗎?

既然是幸運,那早晚有一天要結束。■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