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對決時刻,動真格的了?

牧之野

美國新陸基飛彈「堤豐」系統部署在菲律賓,有讀者看了一些分析,什麼戰斧導彈飛得慢,攔截沒問題,什麼我們的火箭軍打擊這些系統也有把握,什麼中國的中導也很厲害等等,質疑美國部署「堤豐」系統是不是真的後果有那麼嚴重。

我們看一個問題,並不是人家出什麼牌,就盯著這張牌的大小和花色去看,戰爭不是單純的比參數細節,誰飛的快,導彈是什麼型號,戰爭也不是以伊這樣一來一往的回合制,它是一個綜合的因素,需要從戰略的角度去考量。

首先,上兵伐謀,如果能不讓美國在離我們很近的地方部署這樣的導彈,為什麼不呢?一個地方似乎沒大問題,等韓日印度台灣全跟上了,到時候真要打的時候,你看是不是問題。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縱使菲律賓是美國的殖民地,但它畢竟在亞洲,我國是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並且之前杜特爾特時期相對友華,民間交往也不錯,在這種態勢相對良好的情況下突然讓菲律賓做出這樣的舉動,並且鑿實了動作,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種戰略上的失誤,它值得我們反思,我們並非什麼事都是「贏麻了」。因為就連日本和韓國,都沒有在開始敢這樣做,菲律賓無疑開了個很壞的頭。

其次,從參數指標上看,戰斧對陸打擊,1800公里,雖然飛的慢,但技術成熟且數量多,到台灣400公里,到上海1400,到南京、武漢1500多,這明顯構成威脅。標準六主要是反艦,400公里,對我登陸艦隻威脅較大。

而且「堤豐」是車載,靈活機動,加上其他的導彈平台,用C7運輸機隨時部署,包括以後的無人作戰無人機、無人艦船等,慢慢的,對中國形成一層層複雜的軍事包圍網。

此外,美國人並不老實,今天它跟你說戰斧,明天可能就配別的彈,用別的系統,你又不能上島上去看到底什麼系統,又怎麼會知道它說的就是實話呢?

它只要部署了,就跟現在台灣省好多系統,都是美國大兵而不是台灣兵在那操控,到底想做什麼,就不是你能知道和掌控的了,它隨時可以在戰時以「保衛之名」投到馬尼拉市內進行部署發射,到時候你怎麼辦?

第三,不要說見什麼古巴誰誰誰。

你見誰也不可能形成對等反制,我們是熱愛和平的國家,再怎麼跟古巴加強軍事合作,也不會冒著引發衝突的危險,去在別的國家部署類似的系統,也自然談不上多大的反制。

所以,看待問題最好是實事求是一點,不能拍腦袋憑感覺,現在說人家沒威脅的,就好像別人已經把刀架在你脖子上,你還在那說,我感覺你這個刀不那麼快,還有鏽,應該砍不死我。

是不是覺得很荒謬。

雖然我們是不怕這一個兩個導彈,但是針對美國專門為中國設立的聯合多域作戰指揮體系和分布式殺傷鏈戰術,「堤豐」只是這其中一個高度信息共享網絡中的小小一環,標誌著這是一個開始。美國在菲律賓部署一批這種東西,叢林裡四處躲,你是打還是不打?怎麼打?

我們如何逐一破題,這涉及到非常具體的戰略謀劃。

與其到時候一個個去找這些導彈車,是不是政治上施壓的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好,這件事說明了美國是在如何做真實的戰爭準備,那今天的這個新聞就是另一個領域的打擊。

所有我們看到的西方的消息,都是帶有目的的。

我來告訴你真實情況。

不用美國被爆起草什麼制裁措施,在美國把俄羅斯踢出SWIFT的那個版本裡,把裡面的Russia 直接換成 China 再改改就行了,根本就犯不上用「正起草」「希望此舉能阻止」這樣的話。

這就是布林肯來之前,給中國一個下馬威。

在最開始寫俄羅斯戰爭專輯相關文章時,我曾寫過美國最好的算盤:

如今想要制裁部分中國銀行,其實已經是大計劃的「閹割版本」了,而之所以閹割,就是因為它做不到,實現不了,無法承受這種反噬。

最開始,美國把用在中國身上的金融制裁手段全部扔在了大體老師的身上,結果發現俄羅斯不僅沒有崩潰,反而搞得美元霸權搖搖欲墜,這才清醒了許多,暫時作罷。

後來又覺得通過軍援烏克蘭也能打敗俄羅斯,只要中國不賣軍品,俄羅斯肯定也完蛋,但三年過去了,發現了中國就算是只買軍民兩用擦邊的,北約也根本拿不下。

不僅如此,這金融戰打到第二輪,目前還是氣喘吁吁,感覺大意了,於是轉過頭來,還是準備集中精力搞中國。

耶倫和布林肯,一個從經濟,一個從政治來威脅。

我只能說,金融制裁中國,給中國拔網線這些舉措,一直都在桌上,只是用於不用的問題。

我們最終也將面對這個結局。

俄羅斯要幫,怎麼幫?這都是實打實的問題,不是新鮮事,也是遲早的事。

2月,美國和歐洲紛紛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世界格局再次生變。據俄媒爆料,中國三大銀行已暫停來自俄羅斯的付款,引發各方關注和猜測。究竟這一系列事件背後隱藏著怎樣的複雜考量?不妨一起深入探討,揭開其中的重要端倪。

美國和歐洲或將出台新一輪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政策,而在此背景下,中國三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相繼暫停了與俄羅斯的金融往來。這一舉動引發外界猜測,究其原因,或許並非簡單的政治立場,而是源自對商業利益的權衡。

從拜登政府最後這一次大的援助來看,是做著畢其功於一役的準備。

政治軍事上,在這一屆政府最後幾個月全力打擊俄羅斯。

在經濟上,對中國實行更為殘酷的圍剿。

只是,想法是動真格的,但實際能落實幾分還存疑。

第一,「中俄伊朝」邪惡軸心不是個新名詞,是美國政府一直推進的,可是感謝tiktok,哈以戰爭後,搞來搞去搞成了「美以邪惡軸心」,分散了其大量精力。

短期看,美國想協調與歐洲盟友對中國進行大規模經濟制裁和脫鈎並不現實,所以, 大概率會制裁中國個別銀行,但是暫時還不會擴大範圍,會根據效果來看。

我們也應該出台對等制裁的方案。

第二,形勢發生了變化。

它要那麼容易,早就幹了,不會等到現在,沒幹,就是因為阻力很大。

那現在,為什麼又做出這樣的決定呢?

因為現在不論是在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都有些力不從心。

未來,雖然俄羅斯會遭遇一波打擊,受挫,但是戰場局勢不會變。

而之前分析過,這是金融戰第二個殺手鐧,接下來美國將會繼續對中國的經濟窮追猛打、刺破泡沫。

因為一旦停下來,前面不僅白乾了,而且會有巨大反噬。

因此,沒那麼容易就實現。

但,我們內心要非常明白,遲早的事,不抱任何僥倖:

如果搞垮俄羅斯,下一個一定就輪到中國。

美國眾議院剛剛通過的三個法案分別指向了三個地方:俄羅斯、伊朗、中國,看起來似乎轟轟烈烈,卻沒有意識到已經在犯一個非常重大的錯誤,就是當年布熱津斯基說的「大災難」:

一是中日韓的走近,二是俄德法的走近,三是中俄伊的走近,任何一個對美國都是一個大災難。

前兩者美國都已經實現了戰略上的勝利,但是這似乎是個「不可能三角」,完成前兩個就可能意味著第三個。

而第三個對美國現在主導國際秩序的破壞,要遠超過前兩個。因為第一個更多只是中國實力在亞太地區的整合,第二個是俄羅斯實力在歐洲地區的擴展,第三個,卻是顛覆全球局勢,三大洲佈局+工業國+能源國+核大國+貨幣互換,對美國最核心利益——美元霸權的打擊最為致命。

形勢越來越明朗,如果美國動真格「去中俄化」,那其實推行的也是「去美元化」,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美國能源咨詢公司——拉皮丹能源集團(Rapidan Energy)的總裁麥克納利表示,「制裁與伊朗石油交易的中國銀行,可能導致全球市場每日減少高達150萬桶石油。這種大幅減產可能會導致石油價格突破每桶100美元,對拜登政府而言,這將是一場政治上的噩夢。」

在國際戰略問題的研究上,最犯忌諱的就是「贏麻了」和「輸定了」兩個極端,可諷刺的是,流量為王的現在,這兩個卻最好混飯吃,也各有各的龐大受眾。

但就像1936年12月,教員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提出:「我們的戰略是『以一當十』,我們的戰術是『以十當一』,這是我們制勝敵人的根本法則之一。」

我們只有在戰略上藐視一切敵人,在戰術上重視對方的每一步棋,這才真正能提出對國家有用的建議。■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