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風暴眼中的冷靜玩家

風留痕

伊朗總統萊西遭遇的飛行事故,經伊朗官方媒體《伊通社》報導確認為「技術性故障」,這一定論有效遏制了坊間流傳的陰謀論,特別是關於美國和以色列可能介入的猜測。美以與伊朗關係長期緊張,加之以往不乏針對伊朗官員的暗殺行動,當事故初報時,許多人自然將矛頭指向了美以。但兩國迅速否認牽涉其中,且伊朗官方的冷靜反應,似乎表明其迅速掌握了事故的真實原因。

一個未受充分關注的關鍵點是,伴隨萊西專機飛行的另外兩架飛機為何未能立即提供救援?

儘管事故區域天氣惡劣,被指為阻礙即時救援的因素,但難以完全解釋為何在總統座機遇險時,隨行的護航飛機未能採取行動,特別是考慮到飛機上搭乘有國家高層領導,包括外長和其他重要官員。護航飛機通常肩負保護及緊急響應職責,其未能施以援手,違背了常規應急程序,自然引人深思。

更令人費解的是,如果隨行飛機確實因惡劣條件無法施救,為何確定事故地點需要依靠俄羅斯和土耳其的協助,特別是土耳其能首先定位到失事現場。

這不僅讓人疑問,隨行飛機與失事地點的距離是否真的遠到無法提供即時信息,還是有其他原因導致信息傳遞或救援行動的延遲。為何外部力量比伊朗本國更快介入,無疑增添了神秘感,也引發了外界對伊朗官方解釋之外的更多疑問。

據美國人說法,失事飛機是美國50年前賣給伊朗的。伊朗因為制裁的原因,無法更新零部件或有效的維護,表面上說得過去,實際上卻是胡言。

正因為老舊,伊朗總統的座機為何不更換?西方的買不到,可以購買俄羅斯的先進座機。這可是總統座機,難道伊朗方面就真的那麼不在乎安全問題?

伊朗這些年來武器裝備更新很快,經濟上發展也很好,其不乏先進的裝備,這表明其工業製造能力也不一般。也就是說,伊朗方面應當是對總統座機有良好的維護能力的,所以才能一用50年。因此,無法更新零部件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也就是說,失事的原因與直升機本身應當關係不大。

「技術故障」一說,是在事發的第2天,也就是在找到了萊西等遇難人員的遺體之後立即由於媒體宣佈的。

而同時,伊朗軍方也宣佈要進行事故調查,這也是一個奇怪點。軍方的調查應當是針對飛機本身。總統遇難的調查,似乎應當是由政府牽頭而非單純由軍方來做,這也是一個疑點。

就算是事發地氣候環境條件惡劣,就算是普通的飛機失事,恐怕也應當組織聯合調查。給人的感覺是發生事故是一種必然,沒什麼好調查的。

19日發生事故,23日就下葬,這是不是太快了點。

總之,從發生事故後伊朗方面整個處理過程來看,給人的感覺是簡單迅速,似乎不想節外生枝。

伊朗方面表現得非常「平靜」,可美國和以色列卻似乎表現得非常緊張,都第一時間發聲,唯恐被賴到了自己頭上,反差太大。

萊西總統是務實的強硬派,從行事風格來看,儘管強硬但也相當理智。他不僅是一個政治家,也有極深的宗教背景。據說他很可能成為伊朗未來的精神領袖。

儘管如此,伊朗內部還有不少萊西的反對派,這表明伊朗內部政治氣氛並非那麼和諧。

不管萊西之死背後是否有陰謀,從處理過程來看,似乎過於「簡單」。不過這也暗示它不會對伊朗國內政治穩定造成負面影響,彰顯了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在管理國家事務上的高超手腕和深厚威望,伊朗政局不會因這一單一事件輕易動搖,其既定政策方向保持不變。

雖然有些疑問,但伊朗如此迅速簡單處理,顯然有不想節外生枝,也就是避免往美國、以色列身上扯,一是不想節外生枝,二是不想營造對美以太濃的敵意,也就是不想把自己推到這一輪中東亂局的前台。

這應當是非常睿智的,目前正值中東戰爭亂局的關鍵時期,也是對伊朗非常有利的時期,但也是伊朗最危險的時刻。

當下與美以作戰的基本都是什葉派武裝,美以已經公開指責,對伊朗來說,就是靜觀其變或坐等美以犯更大的錯誤,或者說陷入戰爭更深是最優策略。最希望滿世界的反以情緒高漲,更希望以色列因為這場戰爭爆發內亂和嚴重消耗掉實力。

因此,不希望此事影響到伊朗的大計。最關鍵的就是不能在此時與美以形成直接的衝突。

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伊朗內部存在嚴重分歧的可能,哈梅內伊的處理方式,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避免內部矛盾激化,防止引發內亂的危機。■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