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華爾街日報,這個美國響噹噹的財經媒體,發了一篇文章。
文章一開頭就寫道:
18個月前,在中美貿易戰最激烈的時候,幾乎沒有人會預料到中國的出口會在2020年打破紀錄,但這確實發生了。
文章標題是《中國創紀錄的出口是美國嚴重疫情的寫照》。
這句話寫滿了美國人的無奈。
華爾街日報相關文章
01、打破41年紀錄
剛剛過去的11月,大部分人可能沒什麼特別感受。
但中國經濟卻悄無聲息地創造出歷史紀錄。
海關數據顯示:中國在11月份,進出口總值和出口打破了41年以來的單月最高紀錄。
按照美元計算,中國11月份,進出口總值高達超過460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3萬億元),增長13.6%。
出口值超過2680億美元,增速更是達到21.1%,創下2018年2月以來的最高值。
貿易順差是754億美元,也至少是199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11月,中國從外國賺回的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
著名的財經機構彭博社先前預測,11月中國出口增長12%。
結果,數字正好顛倒了下:增長21%,遠遠超過外國人的估計。
德國《世界報》也說,中國的出口熱潮真是讓人驚訝!
但也只有中國人自己才真正明白,這樣的數字有多麼不容易。
從2018年起,特朗普就開始向中國舉起貿易大棒,在談判桌不斷抬價,還直接向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就是企圖把中國商品擋在美國市場之外。
在2018年,中國對美國出口高達4784億美元,是第2名日本(1470.5億美元)的3倍還多,幾乎是2-5名(日本、韓國、越南、德國、印度)之和。
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要關上大門。
面臨的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02、自助者,天助
今年年初,中國又遭遇新冠疫情,出口也受到嚴重影響,一季度累計同比是-13.4%。
但到11月,中國已經連續6個月出口正增長。
稍微看下中國出口的構成。
中國出口第一品類是機電產品(佔比59.3%)。
像筆記本電腦、家電等「宅經濟」商品出口值分別增長18.4%、22.2%。
還有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大漲33%,接近1萬億元。
也許就像華爾街日報那個意思一樣:中國出口激增,還是怪美國自己不爭氣,美國疫情越嚴重,就越依賴中國提供的商品。
現在,國外尤其是歐美疫情還沒有明顯緩解的跡象,不光因為在家辦公需要中國出口的電子產品,現在也不能頻繁外出就餐,所以,連微波爐等這樣在我們看來很常見的家電產品也大受追捧。
光是格蘭仕,今年前11個月,北美銷量就保持了100%以上的增長,總部廠區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0%。
11月,中國手機總出口額就環比增長近80億美元。
甚至就像我先前在文章裡說的,原本很多在印度生產的訂單,因為印度疫情控制得非常不好,工廠都難以運轉,結果訂單又轉到中國。
最近,經合組織發布了一份預測報告,其中說,中國2020年經濟增長預計為1.8%,將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到2021年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8%!
如果真達到8%,那將是中國經濟增速近10年來第一次重返8(2012年是7.86%,第一次低於8%)。
我們當然不能說,中國因禍得福。
其實,一枝獨秀背後,是中國上上下下、方方面面付出的結果。
也正是這樣,中國企業、中國生產才能在全世界率先復甦。
03、看着這個數字,有些人卻有些急
中國這樣亮眼的數據,大部分人欣喜,但總有人眼紅,甚至着急。
特朗普揮舞貿易大棒,美國現在已經下降成為中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
可今年前11個月,美國還是買了中國4058.26億美元商品,增長5.7%;中國也買了美國1184.62億美元產品,增長6.1%。
兩相比較,中國賺回2873.64億美元,貿易順差已經和去年一年差不多持平。
但又有什麼辦法呢?
防護服、隔離衣、呼吸機等等,不在中國買,哪個國家能生產那麼多呢?
現在特朗普也不得不軟下來,公開表示,不打算向中國商品繼續加徵關稅。
當然,還有人很着急。
海峽對岸就是。
我們知道,擺脫所謂對大陸的「經濟依賴」是這幾年對岸的政策。
但是,今年前11個月,大陸一共賣了台灣地區539.77億美元商品,買了1817.09億美元。
台灣地區從大陸一共凈賺1277.32億美元。
而且,台灣地區出口額的45.2%,是大陸貢獻的。
就像有台灣媒體評論的:驕傲的11月出口正成長,靠的是人民幣。
不過,更着急的是澳洲。
澳洲頂多算個中等國家,但是這一年來,對中國可沒少指手畫腳,很多時候甚至衝在美國的前頭。
中國也乾淨利落,給它點教訓。
澳洲紅酒賣不出了。
但現在,還有更擔心的。
根據統計數據,今年澳洲對華貨物貿易順差高達554.31億澳元。
中國給澳洲帶去了85.6%的總貨物貿易順差(647.62億澳元)。
澳洲有些人已經急起來,但是澳洲政府卻還死性不改。
一些國家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一個自稱是英國時間黨(Time Party UK)主席的人,在社交媒體上說,中澳關係變差,但英國和澳洲都是五眼聯盟成員,而且差不多像一家人,而且,現在又在進行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未來英國可以取代中國成為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
看來,英國「熱心」撐腰背後,其實也是生意。
澳洲人不知道看透了沒有,但有人卻發現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英國到底能買多少澳洲的鐵礦石?
自助者天助之,自棄者天棄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