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沒譜?「特金會」開還是不開?

開?不開?開?不開?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朝鮮委員長金正恩的世紀會面到底會否順利舉行,國際社會都猜不到、看不清。在5月26日金正恩與韓國總統文在寅第二次見面後,形勢似乎再次好轉。但正如文在寅在記者會上表示,關鍵在於美朝能否早日對話「摸底」,直接了解雙方意圖。


原定於下月在新加坡舉行的「特金會」一波三折。美國總統特朗普5月24日宣佈取消美朝峰會,隔天又改口說仍有可能舉行,26日又表示,美朝峰會事宜進行得十分順利。

稍早時候,特朗普發布的推特稱,收到來自朝鮮的「溫暖而富有建設性」的聲明,這真是個好消息,「我們將很快看到它(將把局勢)引向何方,希望是長久與持續的繁榮與和平。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美朝峰會的變數始於5月24日,特朗普致函金正恩,宣佈取消計劃下月在新加坡舉行的「特金會」。

特朗普在公開信中稱:「很遺憾,基於在你最近聲明中展示的極度憤怒與公開敵意,我感覺目前舉行這一籌劃已久的會談並不合適。」

但他的信中也提示「對話之門並未完全緊閉」。特朗普稱自己仍期望與這位朝鮮的強人領袖會面,「如你改變針對這個最重要峰會的想法,請不要猶豫寫信或打電話給我」。

白宮26日確認副幕僚長等30人組成的先頭部隊,已獲確認如期出發,5月28日將會經日本飛抵新加坡,為「特金會」作準備。

世界輿論恐怕還需要一點時間來消化這不到48小時裡發生的一切,跟上特朗普總統帶出的快節奏和大起伏。

具體預測美朝之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看來很不容易押中。在朝鮮官方早前猛烈抨擊美方、特朗普宣布取消金特會之後,很多人驚呼半島局勢「要完了」,但它卻能夠挺過來,快速停止出軌,重新回到原來的氣氛中,半島局勢的這種韌性很新奇,出人意料。

很有可能,導致這種迅速轉回來的力量是各方真有了比過去多得多的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半島問題的願望,這促使美朝在過去的這場短促交鋒中都沒有把事情做絕,把路堵死。特朗普25日的那封信表達出強硬立場,但用的是禮貌的語言,並且在最後表示與朝鮮談判的大門依然開着。朝方的回應姿態維護了自尊,同時用敞開談判大門回應了特朗普留下的活話。

特朗普總統很快接下了平壤的善意,稱朝方的聲明「溫暖並有建設性」。美朝如此的善意互動即使有導演,要成功也很不容易。

「特金會」要形成半島無核化的大框架,肯定面臨艱巨的工作,美朝立場的差距不會經過24個小時就驟然縮小了。

「特金會」的準備過程已經在塑造未來的諸多可能性。美朝明知道有分歧但願意往一起走,這對華盛頓來說尤其是一種新的態度。美朝能碰撞出什麼無法預測,但因為談崩而搞出一個更糟糕半島局勢的機率遠遠小於半島無核化進程往前推進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韓國總統文在寅26日出乎意料地第二次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板門店會晤,兩國首腦都表達了促成美朝峰會的決心。

根據朝鮮和韓國官方媒體的報道,韓朝雙方都在此次會晤中表示,希望美朝首腦會談成功舉行,並將就此展開緊密合作。

朝中社27日報道稱,文在寅與金正恩就履行板門店宣言、成功召開美朝峰會等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報道稱,「金正恩對文在寅為預定於6月12日舉行的美朝峰會付出很大努力的辛勞表示感謝,並就歷史性的美朝峰會表明堅定的意志」。

韓聯社則引述文在寅稱,美朝將啟動首腦會談籌備工作談判,美朝峰會能否成功舉行取決於就會談議題等進行的工作談判的順利程度。

文在寅表示,韓朝為了實現半島和平與穩定一定要成功舉辦美朝首腦會談。金正恩也表示,希望辦好美朝首腦會談,終結對峙歷史。

文在寅還透露,金正恩25日下午主動邀請他舉行會晤。

BBC外交事務記者喬納森·馬庫斯(Jonathan Marcus)認為,特朗普取消新加坡峰會暴露出特朗普外交團隊「過度樂觀,缺乏經驗或現實主義精神」等一系列問題。

馬庫斯稱,特朗普團隊極度個人化,且「功能不健全」。他指出,這次峰會本身條件就不成熟,面對如此複雜的情況以及雙方間「看似無法跨越的鴻溝」,雙方凖備時間太短,所做的預備工作遠遠不夠。

當初舉辦峰會的決定已經顯示出「特朗普對自己交易促成人身份過於自信」,但「外交事務並不是這麼運作的,」馬庫斯表示。他還提及美國目前在許多亞洲外交事務的職位仍然空缺,外交系統的許多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到位。

也有人將取消會談解讀為特朗普施展自己的「談判策略」。《國會山報》報道提到,一些共和黨議員認為特朗普是在運用自己《談判的藝術》一書中的策略——隨時凖備好退出談判。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英赫弗(James Inhofe)發表聲明稱,這是特朗普堅持「對朝會談態度強硬且目標明確」的結果,只要繼續在經濟與外交上孤立朝鮮,朝鮮早晚會重回談判桌。
然而正如馬庫斯所說,特朗普團隊已經做出一系列重大外交決策,美國與全世界都必須承受所有後果。■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