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的集裝箱,居然成了美國的昂貴物資

遠方青木

全球的海運價格出現了暴漲,漲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價格。

2020年1月,一個40英尺集裝箱從中國寧波港運到美國洛杉磯的海運價格是1000多美元。

2021年8月2日,這個價格漲到了16000美元。2021年8月15日,這個價格突破了20000美元。

這個運價有多離譜呢?

按這個運價,海船隻要跑一趟,就能把船價給掙回來。而一個預約在9月從上海到洛杉磯的託運人,已經收到了2.5萬美元每箱的報價。

他對記者說:「這是個認真的報價」。

從1000多美元到2萬美元以上,僅僅只過了一年半的時間,海運價格近乎一天一價,瘋狂的飆升。

我找一個運往歐洲的海運價格新聞,讓大家感受下這個價格飛漲的速度。

但是這個飛漲的運價,只針對於中國到美國以及中國到歐洲的單程運費,返程運費並不是這個價。

原因很簡單,疫情嚴重打亂了全世界的生產秩序,導致了大範圍的物資緊缺,而目前全世界唯一能正常開工的地方就是中國。

海外的疫情爆發是2020年第三季度,然後就一直沒有好轉跡象。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2020年11月,中國月度貿易順差達到了754億美元,同比2019年11月的數據,增長102.9%,創下了中國40年來的最高增速!

特朗普千辛萬苦想打壓的中國順差,居然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順差並不是指中美貿易,而是指中國和全世界做生意的順差總和。

這巨大的順差帶來了兩個問題。

首先,全世界的訂單雪花一樣的向中國工廠飛來,中國工廠加班加點的趕訂單,基本都被錢給砸蒙圈了,大量的物資源源不斷的從中國港口運往世界各地。

另外,整個海外都屬於物資緊缺狀態,對物資的需求遠遠大於中國,中國缺的幾個東西又都被美國給禁了,這就導致歐美需要中國的東西,但中國不怎麼需要歐美的東西。

因此,大量的巨輪裝滿貨物抵達歐美後,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整個歐美沒有那麼多貨需要運回中國。

總不能空船回中國吧。

於是,各大海運公司瘋狂降價,隨便運點啥回去都行,只要能讓我的船回中國,啥都好說。

因此,從美國運到中國的價格,只有中國到美國的零頭。

但不管你怎麼降價,貨就那麼多,最後必須得有船要空着回去。

到底哪艘船應該空着回中國,白白耗費燃料呢?

從中國到美國的運價漲啊漲,從美國到中國的運價跌啊跌,一堆海船在美國港口那裡空耗時間,等着貨物裝船。

在這個漲和跌的過程中,終於有一艘海船憤怒了,大腿一拍,老子不等了,太浪費時間了,有這個時間在這裡等貨,不如趕緊把船開回中國,早點跑下一趟賺錢。

慢慢的,這樣自願放棄裝貨的海船越來越多,供需逐漸恢復了平衡。

既然已經決定了空船駛回,大量的船長在卸完貨後,裝點壓艙水就直接拔錨起航了,因為已經沒什麼值得船長運輸的貨物了。

今年上半年,美國的集裝箱出現了40%的不平衡缺口,也就是每10個集裝箱運進,只會有6個集裝箱運出,4個集裝箱被滯留在美國。

隨着返回空船數量的越來越多,事情慢慢的又不對勁了。

用來裝貨的集裝箱不夠了!

集裝箱體系是人類海運史的一項重大發明。

發明集裝箱的是一個叫麥克萊恩的美國人,二戰後他從事物流運輸工作,一門心思想着壓低物流成本。

用箱子來裝貨,很多人都想過,但都沒有建立起成系統的做法。

而麥克萊恩通過一套完整的流程,把貨運規模化,標準化,讓海運成本降低了95%以上。

1961年,海運成本佔到了美國出口總值的12%和進口總值的10%,比當時美國平均7%的關稅還要高。

海運成本波動對貿易的影響,比關稅壁壘更為顯著。

而麥克萊恩,一口氣把海運成本削減到只有原來的5%。

在集裝箱體系發明後,世界海運貿易急速發達,很多本來經濟上不划算的買賣,現在變的划算了,世界大分工擁有了可能性。

最終,經濟全球化誕生了,全世界分工合作,也就是如今的世界經濟模式。

在如今的世界貿易中,每公里的運輸成本,公路是海運的26倍,航空是海運的95倍,海運佔據了絕對優勢。

而支撐起這一切的,就是那個小小的集裝箱。

製造集裝箱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也不是很貴,但你沒有可不行。

越來越多的集裝箱被滯留在了歐美的港口裡,船長們不願意浪費時間等這些集裝箱卸貨後再裝船。

反正集裝箱這東西,中國有的是,以後有空再慢慢拉那些滯留的集裝箱不就完了。

幾個船長這麼想,沒關係,但這麼想的人多了,就有關係了。

中國是一個製造業大國,全世界超過96%的乾貨集裝箱和100%的冷藏集裝箱都在中國生產,產量沒有任何問題,生產線也在瘋狂的24小時運轉。

但中國境內的集裝箱,居然越來越少,最後居然找不到箱子了!

你沒看錯,一開始是一船難求,後來是一箱難求。

找不到便宜的船來運貨就算了,現在貨主們連集裝箱都找不到了。

很多中國人做夢都想不到,自己等個鐵皮箱子居然都要排隊幾天幾夜。

中國境內所有的集裝箱都被拉出來用了,那種用了十多年,銹跡斑斑感覺一碰就破的集裝箱,也被拉出來運貨了,最後還是不夠。

按市場規律,供不應求,就得漲價解決。

於是,中國境內的集裝箱價格開始瘋狂上漲,成倍的往上翻,遠遠超過了原材料漲幅。

嫌貴?嫌貴你就別買,有本事自己去造。

當集裝箱的價格漲到了一個令人目瞪口呆的地步時,很多人發現,這個世界集裝箱很多啊,都在歐美的港口那裡,這東西根本就不值錢,我為什麼非要在中國境內花那麼多錢買新的,然後當一次性用品消耗掉。

造,不如運啊,我直接把歐美的空箱子運過來不就完事了麼。

當集裝箱的價格漲到一定地步時,集裝箱自己,就成了昂貴的貨物,而不止是一個裝貨的工具。

一個空集裝箱都能值大幾千美元了,把這玩意拉回去,總比在中國買箱子要好吧。

鑒於集裝箱價格的暴漲,很多船長已經不捨得把這麼金貴的集裝箱仍在碼頭不管了,願意花時間等一等,讓空集裝箱裝滿自己的船。

但問題又來了。

因為裝空集裝箱的速度遠遠大於裝那些貨物,而現在是海運的黃金時刻,每分鐘都是金錢。

所以很多船長願意花時間裝空集裝箱,但不願意花時間裝貨。。。

美國船運公司通知美國農產品出口商,他們會「優先考慮空箱,而不是農產品出口」。

《西雅圖時報》發表的採訪文章顯示,儘快把空箱運會中國,船運公司們會賺的更多。

CNBC的調查顯示,大量的船運公司拒絕美國的農產品裝箱,因為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而把空箱直接發往中國。

雖然只要在碼頭等幾天就可以把集裝箱裝滿,但船運公司不願意浪費這幾天時間,因為時間成本太昂貴,那些農產品利潤微薄,能承受的海運費過低,低到了所有的運費加起來也沒那幾天的時間值錢。

最後,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的官員發表了一份聲明,聲稱「大型貨輪拒絕美國出口商品可能違反美國航運法」。

但沒有航運公司理他。

一個鐵皮集裝箱,居然成了美國的昂貴物資,比美國貨本身還更值得運輸。

挺好玩的。

對於美國來說,這是亂象,深惡痛絕。

對於我們來說,這是祥瑞,喜聞樂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