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客訂單,看日本離烏克蘭還有多遠?

一個壞土豆

其實,這就是最近中國向空客下了372億美元的大單,很多人說,為什麼要買歐洲的飛機,為啥不用我們自己的C919?

從這個問題我們再看看日本的現狀,你會發現太有趣了。

我們先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上次我寫對日本的最後一戰,有朋友留言說:

中國的人均GDP什麼時候超過日本?

聊聊這個話題。

日本,經歷了「失去的40年」後,人均GDP長期停滯不前,到了2021年甚至下降,現在為3.9萬美元。

如果我們的人均GDP超過日本,也達到3.9萬美元……這將意味著什麼?

我們的經濟總量達到了55萬億美元,嗯,全球經濟總量為87萬億美元,中國佔據了全球總量的63%…….

我看了這個數據有點暈,還有點想笑,如果按照這樣的算法,那個時候全球大概只有兩個國家,一個中國,一個外國。

全球只有一個發達國家叫中國,一個發展中國家叫外國。

事實上這樣的數據是不是不可能達成呢?

顯然不是這樣的算法,但是,中國的人均經濟總量一定會超過日本,在超過日本前,國際貨幣的計量單位早就不是美元了。

人均超過日本有幾種可能性,一種是第三次技術革命爆發,全球經濟再度跨越式發展,現在在智能領域,中美是兩超多強,未來第三次技術革命唯二可能爆發的國家就是在中美之間,而且和其它國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2021年,中美GDP佔據了全球的40%,而科研經費佔據了全球的63%,且中國與美國的差距越來越小…….

如果爆發第三次技術革命,除了經濟總量增加,將進一步拉大與其它國家的差距。

不過,從目前的全球發展態勢來看,第三次技術革命的爆發還遙遙無期……..

第二種可能性,就是在存量既定的前提下,其它國家的產業將一步步的被競爭掉。

最快被吃掉的就是日本。

美國為什麼要圍堵中國的芯片產業,因為如果要公平競爭,美國沒有任何機會,相當於已經是拱手認輸了,2020年美國如果不下狠手,還給華為5年時間,美國已經不用圍堵了,到時候是中國可以圍堵美國……

所以,美國只能掀桌子了。

上次寫日本,很多人說即使汽車產業衰落了,日本還有很多先進技術,比如相機。

哎,總要給日本留口湯喝吧,相機排名前5名全是日本,但是全球相機的總規模也就是31億美元,現在還有幾個人用專業相機的?

這個產業和汽車比起來九牛一毛都算不上,這點份額都不給日本了?

真不給活路了?那日本明天就狗急跳牆了。

其實,這就是最近中國向空客下了372億美元的大單,很多人說,為什麼要買歐洲的飛機,為啥不用我們自己的C919?

首先我們要看,中國C919試飛成功到現在還沒多久,從試飛成功到量產,還需要一個過程,需要驗證成功、投產、擴大產線、量產等至少幾年的時間,不是捏個泥巴,馬上就可以動的。

這幾年的時間,難道我們要一直等嗎?

在未來20年,中國至少需要數千架飛機,C919短期內是滿足不了的,這是現實情況。

其次,我們看看一個數據。

2021年,中歐貿易8746億美元,但是中國順差達到了驚人的2903億美元!

到了今年,貿易順差還在進一步擴大,前5月我國與歐盟的貿易額達到2.2萬億元人民幣,對歐盟的出口達到1.45萬億,從歐盟進口不足8000億,貿易順差高達6908億元,同比擴大超70%。

這說明什麼,歐盟已經越來越沒有東西給中國賣了…….

沒辦法,中國實在太強了!中國人真的太能幹了!

而就在同一時間,我們看到的是H&M從中國狼狽撤離,阿迪達斯的銷售量節節下滑,普通消費品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國貨。

如果我們連飛機都不買了,那………

歐盟哭著說你真的一點機會都不給了啊,那我鐵了心和美國一起幹你。

我彷彿又想到了500年前,歐洲裝載著從南美洲掠奪來的整船整船的白銀,到中國來換上絲綢、茶葉和陶瓷等「中國製造」,再不遠萬里運送回歐洲本土,因為「中國製造」是歐洲官方唯一認定的奢侈品。

但是在這個貿易過程中,歐洲幾乎沒有任何商品是中國所大規模需要的。

我又想到了300年前,美國到中國來搞貿易,每次美國的貨船到中國來6個月才能賣完,裝著中國貨的美國貨輪返回後,都是秒空,連總統華盛頓都要去搶購…….

最後美國實在補不上虧空,因為實在拿不出中國所需要的貨物,於是到土耳其開始進口鴉片賣,可惜今天,想賣鴉片都只能賣給自己,美國是妥妥的全球毒品消費大國。

嗯,為什麼特朗普不惜掀桌子,破壞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也要圍堵中國的科技,因為他如果不這樣幹的話,很快又會回到500年前了。

沒辦法,中國真的太強了,這是句實話。

所以,要留點市場給別人……

中國的人均超過日本,會比中國成為發達國家要快,因為日本會是所有國家中衰落的最快的。

上篇文章中,我說中國會在5年的時間幹掉日本的汽車產業,這個預估時間快嗎?

一點都不會,因為中國的「朋友們」會給中國加速……

在中國的汽車出口節節攀升的前提下,就在6月,歐洲企業扎堆跑過來了,奧迪一汽新能源工廠正式開工,寶馬里達工廠投產,奔馳在華第400萬台整車正值首台EQE下線,大眾安徽MEB工廠首台白車身下線…….

也就是說,在傳統汽車領域,日本不僅僅逐步丟失市場份額,在未來,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是絕對無可撼動的第一,日本連口湯都喝不上了。

再回顧下:

日本的電子消費品產業,曾經全球第一,現在已經沒了,全球到處都是「中國製造」;

日本的造船業,曾經全球第一,佔全球份額的40%,現在被中韓吃得差不多了,今天中國造船業佔全球的50%;

日本的汽車,是國家的工業支柱,妥妥的全球第一,在未來的衰落已經是定局了;

…….

以上這些都沒有了以後,日本唯一能剩下的就是工業母機,但其實這個市場份額也不大,日本一年的產值只有150億美元左右,這150美元的市場,日本勉強還能支撐10到15年。

當然,日本還有很多小產業,全球第一,但是屁用沒有。

比如塗布、顯影設備,日本佔據全球份額的98%,全球市場也就11億美元;

比如探針器,日本佔據全球份額的94%,全球市場也就3.9億美元;

比如氧化爐,日本佔據全球份額的83%,全球市場也就3.8億美元;

………

日本這些所有的產業加起來,都不如中國造船業的1/100,有啥用?

真沒啥用。

這樣小而美的產業,中國也一數一大堆,但是從來沒人拿這些當核心產業;

日本還有某項服務業全球第一,在2010年也被中國快幹沒了,日本人到中國旅遊,在某地流連忘返不想回去,但是2014年中國想了想,算了,這個產業我不要了,留給你吧。

說不要就不要了,連根拔起啊!

否則日本連未來的保底都沒了。

在未來,中國的人均超過日本不是中國人均達到4萬美元,而是中國明顯上升,日本明顯下降,中日會在人均16萬人民幣的時候相遇。

隨後日本成為發展中國家,中國成為發達國家…..

這將是民族復興的一個標誌性時間,當然,很有可能日本等不到這一刻就鋌而走險,我們等會再說這個問題。

而歐洲,未來很有機會和中國「共同繁榮」的,當然,是中國帶領他們「共同繁榮」…..

因為對比日本,歐洲還是「識時務者為俊傑」的…..

就比如汽車產業,德國非常清楚,在未來汽車領域只有一個王者,所以密集的開始在中國設立工廠開展合作,確保自己在以後能分一杯羹。

同樣的,6月份,空客在中國設立了研發中心,歐洲人心裡是明白的,未來中國國產飛機的崛起是不可阻擋的,那就一方面在空檔期把錢賺了,一方面在供應鏈上一起進步。

中國,地大物博,佔據了全球民航飛機市場的1/4,對於波音和空客來說,是技術不分上下的競爭對手,誰拿到這1/4的市場,誰可以說在未來穩操勝券。

中國從空中客車訂購的飛機,2024年開始交付,2027年全部交付完畢,從現在開始跨度5年,在這5年的時間裡面,中國就有了一個合縱連橫的重量級棋子。

歐洲要面臨一個選擇,就是如果聽美國的來圍堵中國,就相當於把自己的利潤和市場白白讓給美國,且中歐之間沒有矛盾,圍堵中國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

聽美國的話,被美國割韭菜;

聽中國的話,一起賺錢;

歐洲會怎麼選?最後的結果,是歐洲只會跟著打打嘴炮,別的是不敢的…….

歐洲應該感到幸運,因為它還是有「統戰」價值的,有「合作」價值的。

但日本就不這麼想了,日本認為中國再進一步發展,它將第一個跌出發達國家的行列。

其實日本,也是曾經有機會的。

中國的很多產業,原來最早是想和日本進行「深度融合」,是想一起發展的。

比如日本的液晶面板曾經佔據全球份額的94%,妥妥的全球壟斷地位。

15年前,中國準備自己開發液晶面板,然後液晶面板的巨頭夏普找上門,提議共同開發,中國是希望共贏的,結果反覆洽談後,一直拖了3年,發現日本就是在耗時間,根本沒有誠意合作…….

然後,中國終於下定決心,自己獨立開發,到了今天,中國液晶面板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的41.5%,日本僅僅為10%不到,剩下的也被韓國搶跑了33%的份額。

中國現在的很多產業,尤其和日本的博弈,都是在重覆這個故事,日本是絕對不想讓中國有任何機會的,最終的結果,就是他失去了所有的機會。

現在的日本,是一條道走到黑,寧願自己變成烏克蘭,更加迫切的希望中美之間爆發激烈的衝突,自己可以從中漁利。

所以岸田說今天的烏克蘭就有可能是明天的東亞。

因為對於日本來說,中國的發展,日本將第一個衰落,最後搞不好連湯汁都喝不到。

其實,在20年前,我們想建立中日韓自貿區的時候,中日是有可能未來一起吃肉的,可惜,日本沒有對抗霸權的膽子,持槍凌弱才是它的本色。

到了今天,日本已經永遠沒機會了,只能在未來去喝西北風。

再過10年的時間,日本汽車產業全面衰落,我們連工業母機都不會放過,到時候日本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中國不僅是全球的研發中心和新能源中心,還是全球最大市場,同時和東盟成為全球製造中心,全球進行新一輪的產業分工,這是真正的全球新秩序,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歐洲還是可以和中國合作共贏的,日本的位置在哪裡呢?

找都找不到。

所以,日本不如火中取栗,自己做一次烏克蘭。

不同的是,在俄烏戰爭中,澤連斯基其實剛開始並不想打,是美國策劃的這一戰爭。

但是在東亞,顯然,日本已經等不及了。

我們一直說:世界好了,中國才能更好。

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我們的真心話,就比如今年,我們對歐盟的出口達到1.45萬億,貿易順差居然高達6000億以上,其實這樣並不好。

我都不知道再過10年,我們成為了全球新能源中心,芯片已經搞定了,大飛機已經量產了,國貨全面崛起了,歐洲的奢侈品也賣不掉了,那貿易怎麼做下去啊。

雙邊貿易做成單邊貿易了。

那就和500年前一樣了,只能拿白銀換瓷器了,歐洲什麼都沒有了。

所以,我們殷切的希望歐洲還是能爭口氣,能擺脫美國的控制好好發展,和中國合作共贏,而不是: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

未來的歐洲,還是有機會的,未來是吃肉還是喝湯,要看他們的站隊和態度。

至於日本,日本已經找准自己的定位了,想學烏克蘭。

烏克蘭在歐洲的定位不是歐洲子宮嗎,那日本就是亞洲的……

到時候日烏雙雌,一統全球,這一天,我們是可以期待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