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與情感;願望與判斷 – 聊聊俄烏戰爭的網絡眾生相

西西弗

今天的俄烏戰爭,是一場殘酷無比的消耗戰,持久戰。消耗的是俄羅斯軍火、物資和經濟;是烏克蘭的人命和西方的耐心。

1

去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到今天已經一年了。中國社交網絡上,親烏,親俄兩派吵得沸反盈天,親烏派罵黃俄;親俄派罵烏納。

大毛二毛在歐洲掐架,中國保持中立,我們又何必站隊站得這麼清晰。親烏還是親俄,其實,與俄羅斯烏克蘭並沒有什麼關係,本質上,是兩派截然相反的對美國的態度,是親美還是反美。

網絡上有個段子,假設有個按鈕,按下去美俄都內爆,分裂成數十小國,失去全球大國的地位。俄粉大多會興高采烈的按下去,讓美俄同歸於盡。但烏粉大部分不願意按。

俄羅斯戰事進展不利,親美親烏的這些朋友,得意洋洋,覺得自己多麼英明。

這些親美的朋友中的一部分,預測過無數次中國會完疍。他們預測屢屢失敗,中國越變越好。他們終於在「菜俄」身上找回了一點自信。

他們的信念是,如果中國膽敢反抗美國,俄國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他們希望中國能吸取俄羅斯的教訓,不要妄想反抗美國,老老實實做順民。

2

我的觀點自然和他們不同。無論是從中國國家利益考慮,還是從全人類80億人的利益考慮,我認為在現有戰線上的停火和和平(算俄羅斯部分勝利),是一個更好的結果。

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戰敗,普京政權必然搖搖欲墜。未來取代普京的,有可能是親西方自由主義者,有可能是更加極端的民族主義者。後者可能性也許更大。無論是親西方派別還是極端民族主義上台,對中國來說都是非常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在這個情況下,俄羅斯很可能分裂甚至陷入內戰的局面,一個擁有數千枚核彈頭的核大國陷入分裂內戰,對全世界都將是巨大的災難。

如果俄羅斯贏了,會有什麼後果呢?真的像西方人說的那樣,北極熊會再次向西進攻,進入歐洲的腹地?根本不可能。俄羅斯目前連全面吞併烏克蘭的能力都沒有,最好的結果就是烏東拿到一片緩衝區,怎麼可能威脅到歐洲核心地帶的安全?

雖然俄羅斯是主動入侵的一方,但戰爭已經發生了。對中國利益最大,對世界80億人利益最大的場景,還是現有戰線上雙方能停火。然後,俄羅斯和烏克蘭通過談判達成妥協,戰爭盡快結束。

3

雖然感情上我希望俄羅斯贏,但分析問題,要基於理性。從一開始,我認為這場戰爭,對俄羅斯來說,既不明智,也不好打。

3月1日,戰爭開始一周,我判斷就是,俄羅斯已經永遠失去了烏克蘭,最好結果就是東烏拿到幾塊緩衝區。

俄烏戰爭是普京的錯誤,是可以用「「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錯者」來形容的錯誤。

然而,即使是因為愚蠢錯誤開始戰爭,也不是那麼容易結束的。

俄羅斯低估了烏克蘭的抵抗,陷入了戰爭的泥潭。普京毫無疑問錯了。

但,西方同樣低估了俄羅斯的頑強。西方認為俄羅斯經濟很快就會被西方的全面制裁打垮,俄羅斯精英和人民會反對普京。

西方也錯了。俄羅斯經濟並沒有被制裁一下子打垮,盧布的幣值艱難的維持住了穩定,GDP的縮水遠比西方預期的低。西方希望俄羅斯「體制內的自由派經濟精英」能奮起反抗。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堅定的站在了普京一邊,為普京抵擋西方制裁的衝擊。

普京的民調支持率仍然維持高位。即使是親西方的獨立民調列瓦達,對戰爭的支持率也高達70-80%。

這種結果,一年前,大概我也有類似的判斷。俄羅斯這個民族的特點是,無論內部有多大不同意見,除了少數情況,在面臨外敵和危機時,基本都還能團結一致。普京也抓住了這一點,本來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但他在宣傳上定位這場戰爭是俄羅斯反抗西方壓迫的「衛國戰爭」。

現在的俄烏戰爭,已經進入了一個非常乏味的相持階段,一戰,抗日戰爭,都有這樣的相持階段。

4

戰爭開始時,俄羅斯的戰略目標是:更迭烏克蘭政權,讓烏克蘭中立化,承諾永遠不加入北約。

這個戰略目標,毋庸置疑,是不可能達成了。從這個角度,俄羅斯的全勝,是不可能的。

但烏克蘭的戰略目標是什麼?目前,烏克蘭宣稱的戰略目標包括:收復包括克里米亞的全部領土,引渡俄羅斯戰犯,賠償烏克蘭損失,永不侵犯烏克蘭。

這個戰略目標更是痴人說夢,完全不可能達成。

而西方在烏克蘭的戰略目標基礎上,還加上俄羅斯政權更迭,普京下台,親西方自由派上台。

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都不可能達到自己的戰略目標,取得全勝。最多只是其中一方獲得部分勝利。

抗美援朝,對中國來說,戰線起於鴨綠江,終於三八線,雖然沒有實現把美國人趕下海的目的,但也是勝利,是打贏。

對烏克蘭來說,回到戰前的局面,烏克蘭保家衛國也就算部分勝利了。但烏克蘭損失遠大於俄羅斯,說是勝利,也只是慘勝。

對俄羅斯來說,比戰前多佔點地盤,維持本土到克里米亞的陸地連接,就算部分勝利。但俄羅斯經濟也付出了不少代價,和西方撕破臉,也只是慘勝。

在目前的局勢下,不管俄羅斯還是烏克蘭誰勝誰負,都只是一次慘勝。

從目前看,最後一種,俄羅斯保住目前大部分佔領區,以及與克里米亞的陸地連接,在此基礎上停火議和,是可能性最大的結果。對俄羅斯來說,就是咬緊牙關,堅持到底,等待西方疲憊下來,放棄對烏克蘭的支持。

2月28日,著名現實主義國際政治學者,沃爾特寫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指出了慕尼黑安全會議現場出現的兩大分歧:大西洋陣營與全球南方國家之間的分歧,以及官員在公開場合和私下裡言辭的矛盾。

當大西洋陣營批評其他國家沒有傾盡全力幫助烏克蘭的時候,全球南方的國家卻早已厭惡西方世界高高在上的道德優越感和現實當中的雙重標準;當官員們在公開場合高唱凱歌,描繪出一幅烏克蘭必勝的圖景時,私底下他們又十分悲觀,認為戰局很可能會繼續僵持下去。

西方、俄羅斯和烏克蘭三方。烏克蘭實力最弱,但戰鬥意志最強,最不惜代價。西方實力最強,但戰鬥意志最低,只願意賣賣武器,而不願意付出任何生命犧牲。俄羅斯介於兩者之間,實力強於烏克蘭,戰爭意志強於西方。

俄羅斯就是咬牙死撐,讓這個戰爭的血肉磨盤,一點點磨去烏克蘭的生命,磨去西方的耐心。

5

今天的俄烏戰爭,是一場殘酷無比的消耗戰,持久戰。消耗的是俄羅斯軍火、物資和經濟,是烏克蘭的人命和西方的耐心。

西方的經濟實力,物資生產能力,遠遠大於俄羅斯。經濟和物資的消耗戰,俄羅斯沒有任何勝算。在經濟的戰場上,俄羅斯只能苦苦支撐。俄羅斯在這個戰場唯一的希望,就是消磨西方的耐心和民意。

在軍事的戰場上,俄羅斯和烏克蘭勢均力敵,雙方都損失慘重,也是一場消耗戰。但在人力資源上,俄羅斯還是比烏克蘭強大的多。人命的消耗戰,烏克蘭的勝算很小。

俄烏戰爭,仍將持續。俄羅斯可以滿足在現有戰線上的停火和和平,但烏克蘭和西方都無法接受。而烏克蘭收復包括克里米亞的全部失地的要求,也是俄羅斯萬萬不可能接受的。

任何一方,取得戰場上的決定性勝利,都沒這麼容易,最終,這個血肉磨盤將繼續轉動,直到其中一方被消耗的精疲力竭最終倒下。

是俄羅斯的經濟和生產,先被消耗光,還是烏克蘭的人命,先被消耗光?拭目以待吧。■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