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關心的是布林肯談了啥?

牟林

布林肯如願以償地結束了訪華行程,如他出發前通過美國媒體透露的那樣,他期望會見比外交部長更高級的中國官員,他的這一目的達到了。

中方關於會談的通稿及時地發出了,但只看到中方怎麼說,看不見美方怎麼說。中方怎麼說,其實在布林肯訪華前與秦剛部長的電話中秦部長就定了基調。無論我們的媒體如何解讀,都不可能超出中國的「一貫主張」。我關心的是布林肯怎麼說。為此我專門搜索了美國駐華大使館頭條號查到兩則「會議紀要」,實錄如下。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辦公室會談紀要

第一則:2023 年 6 月 18 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Matthew Miller)發佈的會談紀要——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J. Blinken)國務卿今天在北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舉行了坦誠、實質性和建設性的會談。國務卿強調了外交的重要性,表示應在所有問題上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以減少誤解和誤判的風險。國務卿提出了一些令人關切的問題,並提出了在雙方利益一致的情況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共同的跨國問題探索合作的機會。

國務卿明確表示,美國將始終捍衛美國人民的利益和價值觀,並與其盟友和夥伴合作,推進我們對一個自由、開放和維護基於國際規則的秩序的世界的願景。國務卿和秦剛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還指出了促進美中人民交流的重要性。國務卿邀請秦剛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赴華盛頓繼續磋商,雙方同意在對雙方合適的時間安排回訪。國務卿將於 6 月 19 日繼續在北京與中國官員舉行會談。

第二則:2023 年 6 月 19 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Matthew Miller)發佈的報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在北京會見了中共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王毅。在一次坦誠而富有成效的討論中,他們討論了影響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世界各地人民的一系列雙邊和全球問題。國務卿強調了通過開放的溝通渠道負責任地管理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競爭的重要性,以確保競爭不會演變成衝突。國務卿重申,美國將繼續利用外交手段提出關切領域,維護美國人民的利益和價值觀。國務卿和王主任還討論了探討合作應對共同跨國挑戰的機會。

顯然這兩則新聞稿都非常簡短,5 小時的談話內容,布林肯不可能只帶耳朵。但這兩則新聞稿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布林肯怎麼說。我不知道,美國駐華大使館是不是把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發佈的紀要和報告進行了再三縮減。與中國外交部通稿比較,我以為:兩則整合起來不外乎一下七點:

第一,用了坦誠、實質性和建設性這三個詞,這與中方差不多一樣。坦誠、實質性和建設性什麼的,說白了就是把該說的說了,底線也划好了,多少有些雙方都同意的東西。各說各話的內容大大多於共識。中方強調的兩國元首巴釐島共識,布林肯只字未提。中方強調共識(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美方強調自己的價值觀和利益,看來是中美會談的常態。

第二,提出了在雙方利益一致的情況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共同的跨國問題探索合作的機會。在合作方面,布林肯的說法與此前美方多次強調的只在符合美國利益的方面與中國合作的精神是一致的。但畢竟用了「雙方利益一致」這句話,比單純強調美國利益的口氣要容易接受。但美方善於拽詞,要看美方的實際行動是體如何詮釋「雙方利益一致」。尤其涉及到「跨國」,不局限於只跨中美兩國,應該包括全球問題。布林肯一定會要求中國在俄烏衝突中與美國合作。

第三,布林肯表示應在所有問題上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以減少誤解和誤判的風險。布林肯當然會回避是美國在不斷製造溝通障礙的事實,他想繼續誤導國際社會,把「不願溝通導致中美關係變壞」的責任推給中方。在會談中他必有直接指責中方不接電話或遲遲不答應布林肯訪華的要求的話語。我注意到「所有問題」一詞,也就是說美方認為在「所有問題」上中美關係都存在風險。換句話說,任何問題都可以被美方拿來製造風險。美方老是拿「風險」說事,顯然有威脅中方的意味:如果中方不滿足美方的要求,不配合美方的利益,就會給中國帶來風險或中國就要承擔給世界帶來風險的責任。

第四,布林肯強調了通過開放的溝通渠道負責任地管理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競爭的重要性,以確保競爭不會演變成衝突。布林肯把「風險」具體化為「衝突」。這段話透露了美方把中美關係的基調定義為「競爭」,並認為競爭有導致「衝突」的「風險」,需要負責任的管控的邏輯。而美國的所謂「管控」正如華春瑩揭露的那樣是「想傷害中國而自己毫髮無損」,美方所謂「護欄」也是這個意思。

第五,布林肯提出了一些令人「關切」的問題。討論了影響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世界各地人民的一系列雙邊和全球問題。具體哪問題,些新聞稿沒有說。根據美國一貫做派,布林肯沒有少「關切」中國的內政問題,什麼藏疆港台,什麼人權雲雲這些老生常談。布林肯沒有少「關切」中國「偷竊」美國的高科技威脅美國安全,以此為美國制裁中國企業尋找所謂理由。布林肯沒有少「關切」台灣問題,表達他「不允許」中國武力統一的霸道邏輯。布林肯沒有少「關切」毒品問題,把美國的毒品泛濫歸罪於中國。當然,也別有用心地「關切」了氣候問題、糧食安全問題、公共衛生問題等等。布林肯的「關切」絕對離不開「俄烏衝突」、朝鮮半島還有中國的台海和南海。

第六,布林肯明確表示,美國將始終捍衛美國人民的利益和價值觀,並與其盟友和夥伴合作,推進我們對一個自由、開放和維護基於國際規則的秩序的世界的願景。這是布林肯在會談中必然會聲明的核心觀點,不外乎用所謂「普世價值觀」結成的附庸國聯盟壓迫中國遵守美國所謂的「國際規則」。在說「自由」「開放」這些詞的時候,布林肯毫不在意他們正在佈局「價值觀」小圈子、正在以「去風險」的名義搞脫鈎斷鏈、正在以「民主」的名義把世界分裂成兩個陣營。在第二則新聞稿中提到了「利用外交手段」,布林肯把在印太地區搞「四方機制」「三方聯盟」甚至把北約拉到亞洲等等都認為只是「外交手段」。布林肯除了有「去風險」做遮羞布以外,又多了一張「外交手段」的遮羞布。

第七,布林肯和秦剛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還指出了促進美中人民交流的重要性。國務卿邀請秦剛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赴華盛頓繼續磋商,雙方同意在對雙方合適的時間安排回訪。這算是這次會談達成的為數不多的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東西。布林肯對中國表達的所有關切,包括台灣問題、非法關稅問題、非法制裁問題都沒有正面回答,只在強調美國解讀的所謂「一中原則」、強調「美國第一」、美國的「領導地位」、美國的「價值觀」。

布林肯跑這一趟達到了一個最關鍵的目的——此前美國對中國的一系列遏制打壓並沒有導致中美之間出現有損於美國利益的風險,布林肯進一步堅固了中美「激烈競爭」下美國這邊的「護欄」。布林肯回去後,美國政府可以大膽佈置更大力度的對中國的遏制打壓動作並保證美國不會受傷。事實上,就在布林肯正式抵達中國後幾個小時,美軍一架 RC-135V 戰略偵察機現身我國南海上空,並擅自闖入黃岩島附近空域,對我南海島礁進行抵近偵察活動。在大概一個小時之後,這架飛機又出現在南沙群島萬安灘空域。這哪裡是有誠意的想緩和中美關係呢?這是想逼中國簽訂城下之盟啊!

事實上,美國《彭博社》16日發佈的評論文章,聲稱「中國最好聽聽布林肯說的話」就明確地表達了布林肯訪華的目的。文章妄稱「中國正在犯錯」,聲稱美國擁有的「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優勢」可以在地緣政治上保持長期「對華優勢」。這篇文章宣稱,布林肯將在訪華期間爭取建立「護欄」,即防止美國和中國軍隊之間發生意外衝突的保障措施。美國總統拜登認為,對立雙方只有在達成「防止意外衝突的規則」之後,才能安全地在「不友好的軍事和情報活動」中相互競爭。華春瑩一針見血的指出這篇文章對於中國讀者來說是一種「脅迫」,她警告說,任何人想要在自己毫髮無損的情況下傷害中國,這不過是痴心妄想。

美國媒體和美國政府配合得天衣無縫,政府需要啥媒體就提供啥。由此可見,布林肯的目的不是中國某些媒體說的那樣要緩和中美關係,他是來確認進一步加大對中國打壓力度(拜登所稱的「激烈競爭」)時如何使美國不至於受傷(建立更牢固的護欄)!

美國媒體很會唱雙簧,在彭博社發出威脅的同時,另一些美國媒體大事渲染布林肯是「冒著風險」訪華的,是在完成一件「危險使命」,美國媒體使勁渲染中國如何的不友好,把布林肯描繪成「單刀赴會」英雄。可笑的是中國媒體卻在炒作什麼沒有紅地毯只有紅線、只有五人接機、接機的只是一位司長等等,這不是在評論國際關係,這是在報道某網絡明星的花邊新聞呢!這不正給美國媒體提供素材嗎?可見,中國自媒體的關注點的確不如美國媒體,基本不懂得給自己的政府助力,只知道自嗨!

說道這裡有人就會問,這樣說來中國為什麼要答應布林肯訪華的要求呢?的確,開始我也不理解。但當中國高規格接待比爾蓋茨、馬斯克和庫克的時候,我明白了。中國在用行動反擊美國政府對中國不願意溝通交流的指責。等布林肯厚著臉皮要來的姿態表現得足夠充分的時候中方大方地滿足布林肯要求。從布林肯公佈的行程來看,中國最高領導人會見他是一個突然的安排,令布林肯意想不到。中國的緩和中美關係的誠意展現得足夠充分了,球就被提到美國政府一方了。

如果拜登政府故技重演,中方指責拜登政府出爾反爾,說一套做一套就進一步被坐實。作為自封為世界領導的拜登政府的國際信譽就被他自己進一步吞噬。中國表現得很淡定。中國的淡定在於中國沒有和美國爭奪世界領導地位的意願和維護霸權的包袱,中國只想讓中國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說實話,只要美國不吞噬中國的利益,不遏制打壓中國,不阻止中國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中國會給美國政府自詡世界領導這個面子的。但拜登政府千方百計和中國人民過不去,那就沒商量了。

歷史一再證明中國人不怕美國的遏制打壓,當年那麼嚴峻的封鎖圍堵都被中國打破了,今天的拜登政府已經沒有當年的杜魯門政府、艾森豪威爾政府和肯尼迪政府的「豪氣」了,那個時候美國軍隊畢竟打上門來了。更何況,中國的情況比起那個時代也好的太多了,怕是不怕的。當然,不怕不等於莽撞地去激化矛盾,中國正是用化解矛盾的姿態對付美國政府的咄咄逼人,中國的之所以能這樣做是因為我們有自己堅強的後盾——十四億自強不息的人民和兩百萬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現代化軍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