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限制「鎵」和「鍺」出口,姿態大於效用

西西弗

打贏技術戰,不是靠互相卡脖子。而是要靠領先的高科技企業能突破技術封鎖,自立自強。有了優質的國產替代產品,卡脖子就不攻自破了。

1

7月3日,中國相關部門發佈公告,決定自8月1日起,對鎵和鍺兩種關鍵金屬實行出口管制。鎵和鍺兩種金屬相關物項的出口需要申請出口許可證。中國是鎵和鍺兩種金屬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這應該算是2018年貿易戰開始以來,中國首次用出口管制的方法進行反制。

公告出台後,網絡上有不少興奮的聲音,覺得中國出殺手鐧了,美國三天兩頭的卡中國的脖子,我們也反過來卡美國的脖子了。好像靠這個,就能打破美國的技術封鎖,扭轉目前中美技術戰中,中國的被動防禦局面。

鎵和鍺確實是半導體行業的重要金屬, 很多軍工行業產品,比如相控陣雷達也要用到這兩種金屬化合物。冶煉起來也很麻煩,美國也確實沒這個產能。看似很強大很管用。但我沒有這麼樂觀。

2018年貿易戰開打,中美關係急轉直下時,我寫文認為,中美競爭是持久戰,可能持續20-30年甚至更長。2018年到現在僅僅5年,中美競爭還處於美攻中守的階段。前期中國都是被動的防禦,現在就算已經進入相持階段,中國也還在防禦。我理解大家憋屈的心情,但中美之爭真的沒這麼快。美攻中守的階段,也許還得有幾年。

2

中美技術戰剛開始時,也有不少文章認為,中國應該利用在稀土行業的優勢地位反擊。鎵和鍺雖然不是稀土,但也是中國在提煉領域具有巨大優勢的產業。我之前也寫過一篇文章,認為原材料領域,這種反擊沒太大實際作用,卡不住對手的脖子。

核心原因是:和芯片封鎖不同,原材料是無法從製成品追溯源頭。沒法做到精確的「定點禁運」

美國此次華為的封鎖,就是「定點禁運」。小米和OV還是能買到芯片,但華為買不到。和精確制導武器一樣,定點禁運也是美國在貿易鬥爭中發明的新武器。定點禁運的可行性,是建立在發達的信息化技術的基礎上的。芯片本身是可以存儲信息的,每一片芯片,都有獨一無二的識別編碼。美國人賣出的每一塊芯片都可以準確識別出是賣給誰的。溯源能力,是「定點禁運」這個武器的基礎。華為手機賣出去,拆開,看裡面的芯片,一眼就知道是哪家公司產的,賣給誰的。華為這麼大公司,也不可能把芯片LOGO磨沒了賣,最終用戶也不敢買。LOGO磨沒了,還有內部的識別碼。如果華為通過中間商購買了芯片。美國人拆了設備,用識別號一查,就能發現這個芯片是通過哪個中間商賣的,然後直接可以懲罰中間商。沒有這個追蹤能力,就做不到定點禁運。全面對華禁運芯片,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高通這樣的公司也基本完蛋了,台積電也不會同意。但精確對華為一家公司禁運,打壓華為的同時,美國企業自身損失很小。

理想情況,我國也應該對美國做「定點禁運」,比如禁止特定美國公司,或者所有美國公司購買鎵和鍺。遺憾的是,這個做不到。和稀土一樣,鎵和鍺做為原材料,無法加入識別編碼,也無法準確識別最終用戶的購買來源。最終產品完成後,也無法拆卸來反追蹤賣家的。美國完全可以A公司進口,然後賣給被禁運的B公司。我國是沒有辦法抓到B公司的原材料來源是由A公司提供的實錘證據。即使我國對美國全國全面禁運鎵和鍺,美國也可以找到第三國白手套公司轉口,我國想查出來最終產品中鎵和鍺從哪個渠道銷售出去的,太難了。

鎵和鍺並不是大宗產品,鎵每年的消費量也就幾百噸,一艘走私船就夠了。根本防止不住第三國偷偷給美國運送。

如果我國真的想卡住美國的脖子,除非對全球所有國家禁運鎵和鍺。這個舉措傷害太大了。只要有一個小口子,就無法阻止美國從非正常渠道取得一部分鎵和鍺的供應。無非是貴一點麻煩一點成本高一點。

西方國家搞新疆棉,棉花是大宗消費品,也找各種辦法溯源,搞各種認證。也沒卡死新疆棉。

3

另一個問題是和石油煤炭不同,這些金屬不會被燒掉,不是消耗品,是可以回收的。石油燒掉了變成二氧化碳和水,想變回來是不可完成的任務。但廢舊電子元件中的金屬化合物回收,並沒有這麼難。

在網上看到了一張關於鎵供應的圖,目前,全球鎵供應中的百分之四十 已經是通過回收供應了。

我們買一個幾十元的PD快充頭,裡面都有鎵化合物。就算完全禁止金屬化合物出口,美國買幾千萬個快充頭,回收提煉鎵,給軍工企業去做相控陣雷達,也不會被卡死,無非是成本高昂。

除非禁止所有含鎵的產品出口,否則是不可能卡死對方的。損失就是成本高一些。美國用芯片卡不死中國,中國用鎵和鍺更卡不死美國。

成本確實會增加。但在最終產品的成本結構里,這兩種金屬的比例很低。也許對快充頭來說,鎵翻十倍價格有影響。但對於美國飛機裡面的相控陣雷達,鎵的價格翻十倍百倍,影響都微乎其微。

原材料禁運卡死一個國家很難。想用原材料卡脖子,需要是大宗,必需,難以回收的消耗品。

美國二戰前對日本的石油禁運很成功。但這是建立在美英荷聯盟掌握了幾乎日本能獲得的全部石油供給,加上石油是大宗,必需的消耗品。

美國想用禁運卡死中國,其實也只能禁運兩樣東西:石油,糧食。所以中國政府反復強調糧食自給,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和俄羅斯維持關係。就是擔心這兩個未來被卡脖子。

目前,中國鐵礦石、鋰礦石,也嚴重依賴進口。但我不特別擔心未來這兩個被卡脖子。這兩個礦石也不會燒掉,不是消耗品,是可以回收的。一個國家基建成熟之後 廢鋼就可以供給很大鋼鐵需求,對鐵礦石的需求是會下降的。

技術禁運是比較容易的,但技術禁運也只能延緩一個國家的發展,不能卡死。英國當年卡美國,也沒擋住美國紡織工業的發展。蘇聯的倒塌,也不是因為美國的技術禁運。

4

既然卡不死美國,但中國為什麼現在做出口管制?

首先這是姿態。美國幾乎每次都是在雙方高層會談前出個強硬政策,大部分也沒啥用,但可以惡心一下中國,然後把這個做談判籌碼。這招誰不會呀。最近美國政要頻繁訪華,訪華前我們也出個政策,惡心一下美國,也給自己創造一個籌碼。

第二,這也是要告訴美國,兔子急了都會咬人,中國也是會反擊的。現在只是一個比較小和輕的反擊。管制鎵和鍺影響比較小,中國自身幾乎沒有損失。但後面也可以管制大的,其他領域也可以出口管制。確實還有比鎵和鍺影響更大的出口品類。但要記住,對美國影響更大的出口管制,對中國也會損失慘重。如果做不到精確的「定點禁運」,最好也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第三,提高國際市場價格,增加成本。雖然增加的比例很低,但蚊子肉也是肉,多少降低一點美國公司的競爭力。

我一貫的觀點是:打贏技術戰,不是靠卡脖子,卡脖子是卡不住的。美國卡不住中國,中國也卡不住美國。越卡,對手越會臥薪嘗膽,後面越來越難卡。

打贏技術戰,戰勝卡脖子,還是要靠領先的高科技企業能突破技術封鎖,自立自強。有了優質的國產替代產品,卡脖子就不攻自破了。

貿易戰之前的三十年,也許沒有國家層面的,舉國之力的卡脖子。但西方一直也千方百計的阻止技術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的流動。從巴統到瓦森納,卡脖子從來就沒有遠離我們。

這次鎵和鍺是出口管制,形式大於實質。是一個姿態和信號。不需要過於拔高,說成什麼殺手鐧。殺手鐧是我們的一次次技術突破,而不是反卡脖子。

中美之爭的第一個轉折點是什麼?我認為,是華為重新搞出5G手機。美國對華為的制裁,是美國以舉國之力,加上威脅利誘其他國家地區的企業,對單個企業實施前所未有的制裁。如果這樣子都沒打垮華為,華為還能靠自己的力量,在國家的支持下搞出5G芯片,這將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華為重新搞出5G手機,這會是中美技術戰的的第一個轉折點。我相信這個轉折點不會太遠了。

我期待在我的有生之年能看到中美競爭的結果。大家放寬心態,不要著急。蔣百里先生1937年在《國防論》中寫道「萬語千言,只是告訴大家一句話:‘中國是有辦法的。’」 我們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等待和希望」,就可以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