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妹離奇死亡,美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宣佈11月卸任

良文師

近日,美國政壇出大事了!

一個顯赫的家族,一場離奇的車禍,一次詭異的辭職,背後暗流洶湧,深不可測。

當地時間2月11日,作為「美國第一華人家庭」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成員,趙安吉在得德薩斯州離奇死亡。

至於死因,撲朔迷離。

有報導說,死於十字路口的卡車撞擊;還有報導說是連人帶車,淹死在私人莊園的池塘裡。

無論如何,這件事都極不尋常。

趙的身份,無論是其家族背景,還是她跟中國銀行、以及恆大境外債務千絲萬縷的關係,都十分錯綜複雜。鑒於斯人已逝,這裡不再多提。

但必須要提的是她姐姐、前美國交通部長趙小蘭,以及趙小蘭的老公——美國共和黨領袖,政壇大佬米奇·麥康奈爾。

就在趙離奇死亡之後不久,麥康奈爾做了一個驚人舉動。

2月28日,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突然宣佈將於年內辭職,不再參加11月舉行的參議院共和黨領袖改選。

此言一出,朝野震驚。

作為任職時間最長的參議院共和黨領袖,「七朝元老」麥康奈爾自1984年擔任國會議員,至今已有整整40個年頭。先後經歷過列根、老布殊、克林頓、小布殊、奧巴馬、特朗普、拜登時代,是共和黨內當之無愧最有權勢的大佬之一。

這樣一位政壇巨擘,為何要突然宣佈辭職?

他的離任,對於共和及民主兩黨,以及下步的美國總統大選,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這首先要從麥康奈爾的身份和立場說起。

麥康奈爾和特朗普,以及拜登之間的關係十分糾纏,可謂敵中有我,我中有敵。

到底孰敵孰友,絕非表面文章。

首先,麥康奈爾作為共和黨黨魁,雖然和特朗普天然屬於同一陣營,但實際上,麥、特之間很不對付。

因為兩人雖同在共和黨,但派系卻不同:特朗普是MAGA領袖,而麥康奈爾屬於建制派,這種對立關係,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比麥康奈爾和民主黨之間的矛盾還遠要激烈。

麥康奈爾和特朗普的衝突,主要體現在三件事上:

一、承認拜登勝選

2020年,在特朗普大罵民主黨競選作弊,拒不承認總統選舉結果之際,麥康奈爾作為共和黨領袖,並未對特朗普進行支持,反而公開承認拜登勝選。

自此,麥特二人形同陌路。

二、猛烈批評特朗普

麥康奈爾不但承認拜登勝選,還在國會山騷亂爆發之後,猛烈批評特朗普,稱其對騷亂負有直接責任。

此後,即便是特朗普強勢回歸,並且一路贏下多個州的共和黨初選,但麥康奈爾從未公開支持過他。

三、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2022年國會中期選舉之際,彼時特朗普支持的候選人,原本大都贏了初選,但卻在終選時敗給了民主黨候選人,導致共和黨選情失利,僅以微弱優勢奪回了眾議院控制權,而參議院則繼續由民主黨掌控。

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麥康奈爾主導的基金會,把錢都用在了支持共和黨內建制派候選人身上,而並未跟特朗普統一戰線,集中火力支持MAGA候選人,從而造成共和黨嚴重內耗,最終便宜了民主黨。

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老麥寧可便宜敵對黨派,也絕不支持特朗普。

再看麥康奈爾和拜登的關係。

從表面看,麥康奈爾是共和黨領袖,拜登是民主黨代表,二人是天然敵對陣營。

但拋開黨派身份,就政治立場而言,二人卻同屬建制派。

建制派,有建制派的默契,以及共同利益。

可以說,麥康奈爾作為共和黨建制派大佬,他的首要任務是跟民主黨建制派保持默契,平衡兩黨權力,維繫建制派背後各方金主之間的利益。

對建制派而言,特朗普才是外人。

在建制派眼裡,特朗普是不可控因素,是絕對異端,必須除之而後快。

所以,麥康奈爾明明跟特朗普是同一黨派,卻與特朗普貌合神離,處處不對付;而跟拜登雖屬敵對陣營,卻經常為其發聲吶喊,甚至下場助攻。

如果說當年麥康奈爾公開承認拜登勝選,還能被強行洗成以大局為重,那麼最近以他為首的一系列操作,則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胳膊肘朝外拐」的嫌疑。

代表事件就是前段時間,民主黨力推的600億美元對烏克蘭援助法案。

民主黨這次提議,最終在共和黨極力反對的情況下,依然在參議院以67:32的票數獲得通過。

大家知道,共和黨在參議院有49票席位,也就是說在反對援烏的立場上,出現了17個黨內叛徒。

顯然,這17人無疑都是建制派,他們抵制特朗普,卻唯麥康奈爾馬首是瞻。

這件事情,讓在共和黨內日益做大的MAGA一派極度憤怒,長久以來壓抑的巨大不滿情緒,徹底爆發。

麥康奈爾代表的建制派和特朗普率領的MAGA,已經劍拔弩張,水火不容。

共和黨大分裂,一觸即發!

在這種背景之下,趙的離奇死亡,以及麥康奈爾隨後詭異地火速提出辭職,就十分耐人尋味了。

不排除有種可能,是某股幕後力量,在推動和主導這一切。

以前美國的政治鬥爭,動輒就是直接消滅競爭對手,導致一度包括總統候選人,都成了高危職業。

而今,時代變了。

高科技時代,大家手裡都有殺手鐧,都可以輕易從肉體上消滅對手。

在這種情況下,由於顧忌反噬,誰也不敢再輕易對重量級競爭對手直接下黑手。

彼此之間,有了那麼一點兒「刑不上大夫」的默契。

但這並不代表,不可以旁敲側擊,進而敲山震虎。

試想一下,假如直接做掉老麥,顯然會打破默契。

如果對他太太下手,乾掉美國前交通部長,影響也十分惡劣。

那麼,既想起到足夠的警示作用,又不至於讓雙方徹底翻臉,換做你是幕後那只手的話,你會怎麼選呢?

邏輯有了,再說操作。

就動機而言,MAGA固然嫌疑最大,但民主黨也脫不了干系。

事發地點,距離德州奧斯丁市40英里。

德州雖為紅州,但具體到奧斯丁市,卻是民主黨的地盤。

MAGA想要在民主黨的地盤上搞事,是很難逃過法眼的。

那麼有沒有一種可能,是MAGA和民主黨之間,達成了某種默契甚至合作?

這種可能雖然聽上去很魔幻,但卻有實實在在的先例。

別忘了就在幾個月前,民主黨就剛和MAGA合作,罷免了麥卡錫的議長職位,讓MAGA派的約翰遜當上了議長。

上次那麼大的動作,都可以合作,那這次為何不可?

至於合作方式,民主黨既可以是參與者,也可以知情不報,睜隻眼閉隻眼。

至於民主黨的動機,答案很簡單:加劇共和黨內建制派和MAGA的決裂,引發共和黨進一步內訌。

麥康奈爾作為七朝元老,深耕美國政壇40年,已經構建起一個龐大的政治運作系統,甚至能決定選舉成敗。

在特朗普重返白宮之前,如果不動用特殊手段,幾乎沒有力量能撼動老麥。

而搞掉老麥,無論對MAGA,還是民主黨,都大有好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老麥在發表引退聲明時,還專門提到了正是他妻子、美國前交通部長趙小蘭的妹妹趙安吉不久之前的意外身亡,促成了他提出辭職的決定。

經過前面分析,再來看這段話,怎麼看都像是在特意說給對手聽的。

言外之意是:你們的警告我已收到,不要再繼續搞我,和我的家人。

如果說這還不夠明顯,那麼接下來的話則更是十分直白,麥康奈爾說:要知道什麼時候該進入人生的下一個篇章。我不再是那個坐在後排,希望同僚記住我名字的年輕人了。現在是下一代領導人該上台的時候了。

意思再明顯不過:我老了,我走人,我讓賢。

只是,作為縱橫美國政壇四十年的長青樹,麥康奈爾這番表態,到底真是急流勇退,還是以退為進,還有待繼續觀察。

我感覺,老麥應該是留有後手的。

也就是說,目前暫時先避其鋒芒。

等拖到大選的時候,再看情況定奪。

如果特朗普獲勝,就順勢急流勇退。

倘若拜登連任,那麼就繼續幹下去。

這場撲朔迷離的政壇大戲,必將跌宕起伏。

最終結果如何,我們隔岸觀火,拭目以待!■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