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查理」的硬傷
對最近法國《查理周刊》遭受的恐怖襲擊,以及之後引發的關於言論自由的討論,有人喊出「我是查理」,又有人喊出了「我不是查理」。 […]
對最近法國《查理周刊》遭受的恐怖襲擊,以及之後引發的關於言論自由的討論,有人喊出「我是查理」,又有人喊出了「我不是查理」。 […]
《查理周刊》遭恐怖分子血洗,令人同情。然而該刊500萬份最新雜誌出街,令西方媒體神經再次高度緊張。法國政府也像《查理周刊》一樣,繼續走在與伊斯蘭世界針鋒相對的刀尖上,「夏爾·戴高樂」(英文拼法也可讀作:查理·戴高樂)號航母將前往敘利亞,參加圍剿「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總統奧朗德打算站在航母甲板上發表他的反恐宣言。 […]
《查理周刊》雜誌社被襲擊後,媒體在當天巴黎致哀的群眾中、在日前大游行的隊伍中,采訪到不少穆斯林,他們都無一例外地表示反對暴力。加拿大漢密爾頓市穆斯林協會發言人拉扎·汗在《The Hamilton Spectator》表達自己的觀點:表示穆罕默德生前遭受侮辱也不會殺人,而言論自由也應有邊界。從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宗教熱忱和美好願望,但面對在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地緣等多方面作用下造成的尖銳對立,僅僅談談「高姿態」和「言論自由」,前景就能如他所願嗎? […]
一星期前遭到恐怖攻擊重創的法國諷刺雜誌《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14日發行特刊,銷售之火爆甚至超過預期。過去印量僅6萬份、銷量僅3萬份的《查理周刊》,這次預計印行500萬份,然而還是一刊難求,上市後幾個小時就被熱情支持的法國民眾搶購一空。 […]
巴黎血案發生後,世界各國都在聲援《查理周刊》,《紐約時報》編輯Margaret Sullivan撰文分析,為什麼《紐約時報》會拒絕刊登引發《查理周刊》悲劇的漫畫。
我們做了一個艱難決定 […]
1月11日,上百萬的法國人和數十位一線政治大佬們站了出來。走上了街頭。表達了他們的憤怒,宣誓了他們的決心。然後…… 各回各家。 […]
《查理周刊》總部發生槍擊事件,到槍手闖入巴黎東部一家超市劫持人質事件,法國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雖然死亡人數在世界範圍內的恐怖襲擊事件中不算多,事件本身的嚴重程度也遠沒媒體渲染得那麼誇張,但對法國來說卻是40多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恐怖襲擊事件。如果單從恐怖襲擊角度來說,該事件在世界範圍內並沒那麼大的影響力,在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利比亞等國家比這次嚴重得多的事件數不勝數,就是中國去年的兩次恐怖襲擊也比法國的恐怖襲擊嚴重得多。但是,如果從國際局勢角度觀察,這次事件的影響卻非常深遠。甚至,這一事件對整個國際局勢未來演化都會有非常大的影響。 […]
1月9日,《查理周刊》召開了遭襲後的首次編輯會議。在法國《解放報》提供的會議室裡,《查理周刊》的編輯和合作者聚在一起,討論了兩天前的恐怖襲擊以及定於14日出版的雜誌內容。 […]
首先聲明,無論如何殺戮和暴力是必須受到譴責的,任何問題使用暴力解決都是錯誤的。這是本文的大前提。也是我基本的觀念。願死者安息。在大家高呼「我們都是查理」來表達支持的時候,昰否已墜入「思考懶惰」的陷井?大家有否搞清楚查理到底是什麼? […]
法國《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7日遭到恐怖攻擊,3名槍手標舉「為先知(穆罕默德)復仇!」血洗巴黎總社,成了法國20年來最嚴重的恐怖攻擊事件。事件震驚國際社會,西方媒體強烈譴責此舉侵犯言論自由,那中方媒體的立論呢? […]
Copyright © 2020 | by 超越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