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數據顯示:7月歐美主要港口逐漸陷入「大混亂模式」

白波

當前,全球不少大港出現塞港,歐洲與美國港口遭遇歷史性大擁堵。與此同時,卡車司機等衝擊供應鏈的罷工此起彼伏。

根據最新影像監測結果,同時對比歷史監測數據,7月歐美主要港口較6月和5月更為擁堵,加之工人罷工,已逐漸陷入「大混亂模式」。

據瞭解,美國西海岸三大港口洛杉磯港、長灘港、奧克蘭港的卡車司機於7月中旬開始罷工。三個港口的吞吐量佔全美集裝箱貨運量的一半。目前美國西海岸港口堆積數萬個貨櫃,僅洛杉磯港口碼頭就有近3萬個貨櫃被延誤,平均停留等待時間大約為7.5天。

英國和德國也備受罷工困擾。英國鐵路行業爆發30年來最大罷工,鐵路網癱瘓。7月14日至16日,歐洲第二大集裝箱港口漢堡港碼頭工會舉行大罷工。

由於港口與鐵路、公路相關運輸風波不斷,不利因素疊加,造成安特衛普港、漢堡港和鹿特丹港等多個港口擁堵。作為亞歐航線上的必靠港口,三個港口中任何一個出現延誤,都會波及相關港口。

四象科技利用現有船運港口監測數據及最新影像監測數據,證實了歐美主要港口發生的動態變化。

美國長灘港(局部)遙感影像圖

四象科技首席產品官俞雷介紹,對比長灘港4月26日和7月9日的影像,可發現集裝箱堆積面積明顯增加,幾乎已無處可堆,港口正處於超負荷運轉。「7月9日影像中,右側碼頭內無集裝箱貨船裝卸作業,或與港口擁堵有關,港口貨場大量集裝箱積壓,無法再接納集裝箱船隻入港。」

美國長灘港(局部)卡車場地遙感影像圖

從7月9日的長灘港集裝箱汽車轉運情況影像中,可清晰發現長灘港有大量卡車停放,印證美西海岸港口卡車司機罷工。

荷蘭鹿特丹港(局部)遙感影像圖

鹿特丹港被稱為「歐洲門戶」,是歐洲最大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長期居世界前列。俞雷表示,5月15日與7月24日的衛星影像監測顯示,鹿特丹港集裝箱堆積面積大、高度高,港口外錨泊船隻較多,說明港口長期擁堵,目前仍處超負荷運轉。

據船訊網航運監測數據,歐洲港口中擁堵最嚴重的是比利時安特衛普港。衛星影像顯示,6月15日,安特衛普港集裝箱堆積密集,擁堵嚴重。根據船訊網數據,安特衛普港在7月持續擁堵。

比利時安特衛普港(局部)遙感影像圖

根據衛星遙感影像監測結果,四象科技統計了2022年5月至7月歐美主要港口船隻數量,以及港口集裝箱堆放面積:

歐美主要港口2022年5月至7月船隻數量及港口集裝箱堆放面積統計

分析結果表明,7月,溫哥華港、西雅圖港、洛杉磯港、長灘港、鹿特丹港5個港口的集裝箱堆放面積都有明顯增加,其中西雅圖港環比增加7.2%,洛杉磯港環比增加3.2%,長灘港環比增加3.2%。溫哥華港和鹿特丹港相比5月分別增加2.4%、2.1%。

7月,溫哥華港、西雅圖港、洛杉磯港、長灘港、鹿特丹港相比6月或5月,港口船隻數量有所減少或基本保持不變,說明港口擁堵情況已造成船隻無法正常靠港,只能另尋他港或在外港錨泊。

「綜合來看,根據最新影像監測結果,同時對比歷史監測數據,7月歐美主要港口較6月和5月更為擁堵,加之工人罷工,逐漸陷入‘大混亂模式’。」俞雷說。■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